直接被清盘。到时,张绍平狙击一下,绝对会比现在抢滩入市要好得多。另一个时空里,刘滦雄就是这么干的,而张绍平只要跟在他的屁股后面捡便宜就行了,既可以把握时机,又可以减低风险,何乐而不为!
又说了会儿话,霍振霆便起身走人,他此来主要是解释一下自己为什么不赞同张绍平的提议,在汉唐公司旗下另创品牌。
张绍平没走,他另外约了人,来这谈事。
鼎盛旗下的杂志改版,经过开会商讨,已经拟好了计划、敲定了版面栏目,交给几位总编就可以搞定。只要几份杂志卖得好,影响力有了,到时候举办香港金像奖就可顺理成章了,质疑声肯定会有,受到的抵触就没那么大了。
办一个电影奖很简单,像去年的香港金像奖,叫来一堆人,随便发个奖状了事。办好一个电影奖却不是个简单的事,尤其是大家都没经验的情况下,摸索着石头过河,这筹备工作绝对繁琐而耗时。
绕着最核心的三条程序——参赛资格、评奖规则、颁奖典礼,制定规章制度,做到严谨细致而又公平公正公开。为了这个,张绍平甚至还联系了一些各方面的知名专家、大学教授,请他们研究设计出一套可执行的艹控方法来。
“对不起,我来晚了。”
正当张绍平沉思着的时候,忽然一个男子优哉游哉地走了过来,以轻松的语气说道。
“呵呵呵,是张某心切见到施先生,所以来早了。”
张绍平约见的就是此人,他叫施养徳,堪称香港出版业殿堂级的人物。
这家伙年轻时候的梦想是做画家,想靠卖画为生,他三个月才卖掉一副,而且是IBM作橱窗摆设用的。发现这个没前途之后,他立马转行做设计,等做了设计之后,觉得做广告更赚钱,于是又转行,成为了香港最早做平面设计的广告人。做了广告之后,他又发现每次在媒体上登个广告就要十万八万的,觉得钱很容易赚,因此又做了媒体。
1977年秋天的一个下午,施养徳正无聊时,忽然看到无线台的肥皂剧《家变》,有一个虚拟的杂志——《清秀杂志》。他灵机一动,赶紧注册了《清秀杂志》的名字,然后再找来《家变》的女主角汪名荃做了创刊号的封面。7天后,随着《家变》的热播,48页售价3元港币的《清秀杂志》出现在香港九龙的报摊上——首期发行量达到3.5万册——很快就被抢购一空,成为香港期刊史上一个辉煌的记录。
大赚特赚之后,施养徳觉得钱太好赚了,干脆搞了个名叫“养德堂”的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