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rca公司相比于索尼、日立这些日本电视机巨头并没有任何技术优势,但李轩却没有选择去找日本公司合作。美国企业在合资谈判时更注重的是现实利益。而不是对合作方的渗透和控制。只要价格合适,美国公司很愿意出售各种专利。而日本企业则不一样,它们的背后大都站着规模庞大综合财团,希望能把你同化成它们严密产业网络中负责输血的一根小血管。
更何况在整个八十年代,日本的电子企业都正是最如日中天的时候,而rca公司却在不断的衰弱。rca公司比日本企业更愿意放低姿态,这让李轩可以在谈判中处在一个比较有利的位置。比如新工厂的生产管理权问题,只要能保证合资公司的财务公开透明并且实现盈利,李轩相信rca公司非常愿意。做一个只参与分红而不干预企业日常管理的股东。
“东方公司想要收购我们rca公司在液晶显示方面的业务?”查理森皱了皱眉,这是李轩今天提出的第二个出乎他意料之外的议题。
“是的,我们发现液晶显示业务似乎并不是rca公司的核心业务,贵公司最近几年在这方面的投入并不大!”李轩点了点头。继续说道:“东方电子旗下的游戏公司,有一款gameboy掌上游戏机,每个月都需要采购大量的液晶显示屏!我们希望能以一个合适的价格收购rca公司的相关业务。从而整合到我们的产业链中,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李轩的这个解释非常合理。gameboy的全球总销量已经突破了2400万台,如果算上游戏卡的销量。东方公司在过去一年中至少采购了5000万片小尺寸的液晶显示屏。东方公司已经是夏普、卡西欧、爱普生等日系液晶显示屏生产企业,采购量最大的单一客户。
但实际上液晶显示技术最早的突破,却是来源于rca公司的实验室。1964年,年仅28岁的年轻研究员海尔梅尔博士在rca的实验室里,实现了液晶显示关键技术上的突破。rca公司为了防止被竞争对手抢先,将他的研究列为秘密计划。
但当时正是rca公司的荫罩式显像管技术独步天下的时候,公司上下并没有太大的动力去大力投资液晶显示器的研发。自感不受重视的海尔梅尔,在1968年离开了rca公司。而恰恰也正是在那一年,索尼推出特玲珑显像管,从此rca开始走向下坡路。
从七十年代开始,夏普、卡西欧等日本企业投入大笔资金研发液晶显示技术,而rca公司却没能即使跟上它们的步伐。1973年,夏普公司首先开发出小尺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