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五百一十四章 大同(3 / 6)

亲民,在止于至善。如何?”

胡敦复赞道:“好得不得了!”

李谕心想,其实这都是你的词。

李谕对四书中除《论语》外,了解甚少,这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还是小时候看一部张卫健演的《机灵小不懂》时学来。

电视剧里小不懂在观自在书院给李冰冰饰演的一帮学生当老师,他们经常翻来覆去念这一句(好像真的只有这一句哎),李谕看着看着也就背过了。

但历史上,这所大学真的叫作大同大学。

创始人也的确是胡敦复,校训、校名都是他参与拟定的。

只不过现在李谕稍稍把节奏提前了一些,让大学早点问世。

大同大学的名字估计很多人一点都没听过,因为这所学校后来被彻底拆分。但在民国时期,大同大学相当厉害,而且它素以“理工”著称。

大同大学作为辛亥革命后中国最早成立的私立大学,四十多年的建校史上,一直是全国私立大学的翘楚,人称“北有南开、南有大同”。

民国时期搞理工研究的难度,提过好几次,真心很不容易。

柿子专挑硬的捏,李谕准备壮大它,让理工人才大量涌现。

大同大学刚开始的几年挺艰难,毕竟私立大学在资金方面一直存在很大的问题,不过现在有了李谕支持,钱就不再是个问题。

宽敞的大办公室中,李谕与一众教授老师开了第一场校务会。

参加的有平海澜、吴在渊等此前清华学堂的老师。

李谕作为倡议者,首先说:“很荣幸能在这所新成立的大学堂与各位相聚,大家心中都有建设优秀的理工大学的共同目的,我们也算‘臭味相投’。”

大家听了都会心一笑。

李谕继续说:“如你们所见,我还请来了美国哈佛和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鼎力相助,为的就是要把这所学校建成世界一流!虽然这个目标听起来非常遥远,不过我很有信心,因为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别管什么犹太人、日耳曼人、盎格鲁-撒克逊人,一个个口口声声都说自己是最优秀的民族,在我看来,都是白扯!”

胡敦复大笑:“说得好!咱就得有这种自信之精气神,过去的半个多世纪,我们太自卑了,总觉得落于人后。可我出国留学几年,发现数学物理这些洋人最擅长的东西,咱也是可以学会的嘛!”

李谕说:“我同意胡教授的话,这么多年,咱们国人就是失掉了自信之精神,都忘了什么叫作炎黄子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