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祝同甚至从国内来了几名管理港口作业的人员。让他们协助海军工作。
除了瓦胡岛附近的几座岛屿也有不少的仓库。
如果不是夏威夷群岛中。只有瓦胡岛有一座大型港口而且大型战舰的维护工作必须在港口内进行。顾祝同甚至会把舰队派往别的地方。
当然顾祝同的努力也获得了回报。
从某种意义讲正是顾祝同的高瞻远瞩让中国海军能够在一九四六年底攻打美国西海岸地区。
说白了如果没有提前囤积作战物资恐怕到一九四七年中期中**队都不一定能够登美国本土。
到一九四六年七月底顾祝同在前线囤积的物资接近两百万吨。
在这两百万吨物资中有将近一百万吨是各种型号的弹药而且主要就是用于对地打击的炸弹与炮弹。*此外还有大约六十万吨燃油而且其中四十万吨是专门供坦克车辆使用的汽油与柴油。别的不说在这些物资中仅食品就有十五万吨足够三十万陆战队官兵消耗半年了。
理论讲这么多物资足够三十万陆战队官兵使用数个月。
这样一来如果在一九四六年底攻打美国本土那么到一九四七年中期也就是囤积的物资消耗得差不多的时候海运难题也会有所缓解因此后勤保障的问题基本不用考虑了。
只是现实没有这么乐观。
主要就是战斗一直在进行物资也一直在消耗而且实际消耗量要比理论计算出来的结果大得多。
要知道在准备攻打美国本土期间针对美国本土的作战行动就已经开始了。
这就是从一九四六年初开始中**队就展开了轰炸美国西海岸地区的作战行动担当此任务的是中国空军。
这里必须提到中国空军在一九四五年开始接收的一种新式轰炸机。
早在一九四三年初中国空军就针对将来可能出现的情况特别是攻打美国本土的作战需求提出研制一种作战半径至少达到三千五百公里、最好能够达到四千五百公里最大飞行高度超过一万一千米最大载弹量在十吨以最大飞行速度超过每小时六百公里的重型轰炸机。
显然这是一种非常超前的轰炸机对中国的飞机制造厂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要知道在此之前中国空军最好的轰炸机其xìng能指标也不及此一半即作战半径均没有超过二千五百公里且最大载弹量一般在六吨左右最大升限不到八千米最高飞行速度在每小时五百公里左右。
所幸的是空军的高层有足够长远的目光。
原因就是即便中国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