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厚的附加水平装甲,使关键部位的水平装甲厚度超过了两百毫米。要知道,即便是晚了好几年建成的“依阿华”级的水平装甲总厚度也才两百毫米出头,而当时几乎所有快速战列舰的水平装甲总厚度都在一百七十毫米以内。
问题是,这一改造与“威尔士亲王”号、“约克公爵”号没有半点关系。
“威尔士亲王”号在一九四一年五月才正式服役,而且随后就参加了围剿“俾斯麦”号的作战行动。虽然“威尔士亲王”号在这场小规模海战中的表现极为出sè,但是也因此错过了进行现代化改造的机会。等到“威尔士亲王”号闲下来的时候,已经来不及完成现代化改造了。
“约克公爵”号在一九四一年底建成服役,没有赶上有价值的海战,但是也没有机会进行现代化改造。主要就是,在“约克公爵”建成之后,“乔治五世”号就开进船坞,开始现代化改造。按照英国皇家海军的安排,要到一九四二年底,“约克公爵”号才能进行现代化改造。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乔治五世”号不在此次出征的队列中。
第二印度洋舰队组建的时候,“乔治五世”号的改造工作还没结束呢。
出发之前,“威尔士亲王”号与“约克公爵”号只来得及做了一些小改动,主要就是增加高shè炮的数量,并且在主桅杆顶部安装了一部对空搜索与jǐng戒雷达,原本设置在后桅杆顶部的对海搜索雷达移动到桅杆中部的平台上,顶部换上了一部炮瞄雷达,“威尔士亲王”号还增加了旗舰的必要设施。
按照英国皇家海军的标准,“威尔士亲王”号与“约克公爵”号已经足够强大了。
出发的时候,两艘战舰上各有十六门一百三十三毫米高平两用炮,六座八联装“砰砰”炮、四座双联装四十毫米“博福斯”高shè炮、大约四十门二十毫米“厄利空”机关炮,高shè炮总量达到了一百一十门左右。
光看数量,确实不少,不比当时任何一种防空战舰差。
问题是,这些高shè炮都管用吗?
要知道,英国皇家海军的主力舰从来没有参与过高强度防空作战行动,根本就没有机会检验其防空火力的有效xìng。
当然,太平洋战场上的惨烈战斗,能够从侧面说明一些问题。
拿美国海军来说,最初的时候,美国海军主力舰上的副炮也是高倍径的高平两用炮,但是很快美军就发现,这种注重对付中小型战舰的副炮的shè速过低,而且其过远的shè程在防空作战中根本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