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百三十二章 时机(2 / 4)

帝国风云 闪烁 3126 字 2021-06-11

限制。

在研制新一代战机的时候,这个问题显得极为突出。

如果按照海军提出的性能指标来设计,那么新式舰载机都无法在最大起飞重量的情况下从航母上滑行升空,必须减轻载荷或者减少载油量,降低了战机的作战效能。只有使用弹射器,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最初,冯承乾希望直接发展蒸汽弹射器。

显然,这太好高骛远了。

以中国的工业实力,特别是工业技术,别说在一九四零年代,即便再等十年,也不见得能够制造出蒸汽弹射器。

相对而言,液压弹射器更加现实一些。

所幸的是,德意志第二帝国也在开发液压弹射器,而且给予了中国相当大的帮助。

正是如此,“唐太宗”级在设计阶段才把弹射器考虑了进去,并且由此确定了舰载机的基本性能指标。

此外,冯承乾还有一个不大切合实际的想法,即采用斜角甲板。

只是,在冯承乾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唐太宗”级的基本设计已经确定下来,如果更改设计,必然耽搁建造工作。

结果就是,直到第三级舰队航母,才采用了斜角甲板。

“唐太宗”级依然采用的是直通飞行甲板,前端设置了两部液压弹射器,并且用阻拦网与降落区隔开,降落区设置了十一道阻拦索,飞行甲板总长度为二百四十七米,仅比“秦始皇”级略长了一点,宽度则增加到了三十三米,有了明显提高。增大飞行甲板宽度,最大的好处就是增加了待飞区的面积,可以在飞行甲板上系留更多的战机,以及提高了飞行甲板的作业效率。

当然,飞行甲板增宽,舰体也随之增宽,机库面积大幅度提高。

与“秦始皇”级相比,“唐太宗”级的机库面积增加了将近百分之四十。在同样搭载四个舰载机中队的情况下,可以将百分之八十的战机置于机库内,减少了系留在飞行甲板上的战机数量。

显然,这对提高飞行甲板的作业效率有很大的帮助。

这些都在外在的变化,而内在的变化更加重要。

受重心过高、以及储备浮力偏低影响,“秦始皇”级在建造的时候,把设计中的装甲飞行甲板换成了木制甲板,而且机库甲板装甲厚度也减少了三分之一。虽然在战斗中,“秦始皇”级还没有遭到过俯冲轰炸机攻击,无法得知其水平防护是否足够,但是从日本海军几艘航母遭受的攻击看得出来,水平防护相当重要。

也正是如此,“唐太宗”级在设计的时候就十分重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