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三年里,德意志第二帝国只开工了两艘快速战列舰、
英国皇家海军也只开工了四艘快速战列舰〖日〗本仅有两艘,〖中〗国海军则没有建造主力舰,即便把法国与意大利算上,其他国家的总和也仅与美国相当。
美国海军如此大手笔,显然与美国无与伦比的工业实力有关。
只是美国把重点放在快速战列舰上,而没有急于建造大型巡洋舰,也与其军事需求有直接关系。
美国在后条约时期建造的主力舰,都有一个极为突出的特点,即续航力惊人。
“北卡罗来纳”级在十五节航速时的续航力为一万七千五百海里“南达科他”级为一万五千海里,而设计中的“依阿华”级更是达到了惊人的两万海里差不多可以绕地球赤道一圈了。
美国海军主力舰需要如此大的续航力,与其地理位置有极大的关系。
到一九三八年,美英同盟与美日同盟已见雏形,美国俨然成为了西方传统列强集团中的老大是欧洲导亚洲盟友的大后方。在军事上,给美国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也提出了不一样的要求。
对美国海军来说,其首要任务不是与德意志第二帝国、或者是〖中〗国海军决战。
别忘了,在大西洋与太平洋上,各有英国与〖日〗本在前面冲锋陷阵呢。
美国海军的主要使命,实际上驰援这两个国家。
说得简单一些,如果战争爆发,英国与〖日〗本肯定会首当其冲,美国海军不会在第一时间参战,但是需要尽快为盟友提供支持,也就需要尽快赶到战争。如此一来,美国海军自然需要速度快、续航力大的主力舰了。
事实上,这也正是美国海军重视快速战列舰的主要原因。
一九三八年,美国海军制订了一份战术计划书,其中明确提到,大西洋舰队必须具备在一周之内横跨北大西洋、太平洋舰队得在半个月内到达东京。从诺福克海军基地到朴茨茅斯的航线大概为六千五百海里,而从旧金山到东京的航线大概为一万海里。如此一来,就要求美国海军的战舰得拥有二十四节以上的航速。
更重要的是,在大西洋与太平洋上,美国并没有太多的基地,也就不大可能让战舰在航行途中频繁补充燃油,因此需要战舰具有足够大的续航力。
这份战术计划…书,还对美国海军的基地建设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众所周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美国一直把德意志第二帝国视为最大威胁,而且英国皇家海军没有恢复元气,加上中日战争对〖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