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工作。此外,还得考虑到〖中〗国的特殊国情。由军队与政府直接控制的造船厂,在与德意志第二帝国进行技术合作的时候,受到的限制明显低于民营造船厂,也就更容易从德意志第二帝国获得先进技术。
只是,冯承乾并没指望〖中〗国海军造船厂能够建造多少战舰,特别是主力舰。
别的不说,仅仅是整合那几家小型造船厂、增添建造设施等,就需要huā上好几年,根本跟不上〖中〗国海军的扩充速度。
冯承乾非常清楚,接下来五年至关重要。
甚至可以说,在一九三九年之前,〖中〗国海军能够建造多少战舰,将直接关系到〖中〗国能否打赢下一场战争。
原因很简单,冯承乾熟知的历史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将在一九三九年爆发。
虽然历史已经改变,但是一些最关键的因素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比如,由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大肆扩张工业规模、以及战后分脏不均所导致的经济危机,照样在一九二九年爆发,与冯承乾熟知的历史没有多大差别。又比如,柏林和会所决定的世界格局,依然充满了矛盾,而且两大集团的对抗并没有偃旗息鼓,华盛顿条约也只有二十年的期限,军备竞赛并没根绝。
这些因素综合到一起,冯承乾不得不相信,第二次世界大战将在一九三九年前后爆发。
也许会晚上n年,但是绝对不会拖得太久。对于动辄需要几年才能造好的战舰来说,大战晚几年爆发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由此可见,〖中〗国海军在一九三九年之前的发展有多么重要。
对冯承乾来说,几乎是分秒必争。
六月底,冯承乾就向江南造船厂、北方造船厂、以及有德资参与的广州造船厂与高雄造船厂发出了招标书,为海军提供的战舰设计方案开出建造价格,并且提交包括建造时间在内的详细建造计划。
对冯承乾来说,做这些事情是轻车熟路。
要知道,在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时候,冯承乾就主导了公海舰队的大部分造舰项目,是公海舰队的奠基人。
为了节约时间,冯承乾没有让造船厂提交设计方案。
说得直接一点,在发出招标的时候,冯承乾手里就有战舰的详细设计图纸,造船厂只需要为建造战舰开价。
可以说,这是最为独特的地方。
要知道,在其他国家,海军一般只提出战舰的性能指标,设计工作交给造船厂,然后海军从中选出最优方案,再于造船厂签署建造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