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二百四十一章 统一大业(3 / 4)

燃烧的海洋 闪烁 3158 字 2021-06-11

在大战结束前,中国海军潜艇部队已经进驻法国的大西洋港口。

从某种意义上讲,欧洲联邦参战,最大的贡献就是为中国海军提供了直接面向北大西洋的潜艇基地。有了法国的军港,中国海军的潜艇可以直接进出北大西洋,破交作战效率大幅度提高。

后来,英国在美国之前宣布投降,正与中国潜艇的全面封锁有关。

因为英国是在欧洲联邦完成了参战准备之前投降的,所以占领英国的是中**队,欧洲联邦没能把握住这个机会。

有趣的是,在导致英国投降的原因中,欧洲联邦进行战争动员是关键因素之一。

说得简单一点,英国宁愿被中国打败、被中国出兵占领,也不愿意被法德意主导的欧洲联邦国防军占领。原因很简单,如果占领英国的是欧洲联邦国防军,那么英国将不可避免的被欧洲联邦吞并,而英国参战的直接原因就是不想被欧洲联邦吞并,因此在最后关头选择向中国投降,也就不足为奇了。

可惜的是,英国没有在最初的时候就选择与中国结盟。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当时英国政权已被美国控制,而且英**队的绝大部分武器装备都来自美国。如果英国决定与中国结盟,那么在中**队到达之前,美军就将占领英国。

事实上,英国参战,也正是美国逼迫的结果。

以当时的情况,如果英国没有在二零五六年一月底参战,美国肯定会出兵英国,让一个新政权上台。原因很简单,当时美国掌握的情报是,中国将借道欧洲攻打英国,而且在二月初就能发动进攻。

不可否认,中国有攻打英国的作战计划,只是肯定不会在二零五六年二月实施。

更重要的是,在打得最艰难的时候,中国都没有破坏不进攻中立国的基本交战原则,在眼看就要取得最后胜利的时候,还会破坏这个已经坚持了三年多的基本原则吗?显然,只要英国保持中立,中国就不会攻打英国。在二零五六年初,中国正在为轰炸美国本土、登陆美国西海岸地区做准备,根本没有可能在北大西洋上发动大规模进攻,也就更不可能在这个时候攻打英国了。

事实上,直到英国宣布投降,中**队都没有登上英伦三岛。

当时,欧洲联邦参战,最大的影响就是,牧浩洋不用再顾虑地面战场,可以专心致志的策划攻打美国本土的作战行动了。

显然,这也正是欧洲联邦参战的最大影响。

一月一日,牧浩洋批准了对美进行战略轰炸的作战方案。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