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百二十四章 战略转向(3 / 4)

燃烧的海洋 闪烁 3124 字 2021-06-11

深渊,如果欧洲不能避免即将到来的世界格局大变化,就只能想办法自救。

事实上,当时康拉德也只提到,为了阻止欧盟倒向中国,唯一的办法就是阻止欧盟实现政治统一,而所能采取的办法,就是利用亲美欧洲国家,在欧盟内部制造不和谐因素,削弱法国与德国的凝聚力。

战争爆发后,美国确实是这么做的。

在二零五三年初,美国就加强了对英国的影响力,还在西班牙、葡萄牙、波兰、罗马尼亚与保加利亚等国进行深入外交活动,给法国、德国、意大利制造看不见的障碍,而这也是法德意跳出欧盟大集团,率先成立三国联合政府,并且积极推动本国全民公投,以此建立欧洲联邦的主要原因。

显然,美国的这些举动,不可能带来实质性的效果。

根据战后解密的资料,在二零五三年初,法德意三国领导人就达成了共识,即在没有英国、西班牙与葡萄牙参与的情况下,也要成立欧洲联邦,尽可能多的拉拢其他欧盟成员,在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通过武力实现统一。

也就是说,法德意已经对美国的蛮横干预感到非常反感了。

当然,在二零五三年的时候,欧洲的未来并没确定下来,至少在中美两国看来,还无法肯定统一后的欧洲是盟友、还是敌人。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欧洲有着较为强大的亲美力量。

事实上,在文化、价值观、宗教信仰、生活习俗、语言、地区利益等很多方面,欧盟都与美国有着共同利益。只要美国能够妥善处理对欧关系,欧盟成为美国盟友的可能性肯定比成为中国盟友的高得多。

也正是如此,中国并不指望能够与欧盟结盟。

当时,中国对欧盟的最大指望,就是保持中立。

显然,让欧盟保持中立,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欧盟保持分裂状态,使欧盟无法在战争时期内实现统一。

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在法德意推动建立欧洲联邦的时候不太热心了。

问题是,欧洲走向统一是谁也不可阻挡的,而且战争本身就是推动欧洲实现统一的主要力量。

更重要的是,中国在战场上取得的胜利越多,欧洲实现统一的可能性就越大。

也就是说,中国要想取得胜利,就不可能阻止欧洲实现统一。

有了这个认识之后,再来处理战略上的问题,也就没有什么难度了。

从某种意义上讲,黄瀚林从一开始就支持戚凯威的战略主张,即把大陆战场放在首要位置上,甚至得因此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