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百二十四章 战略转向(2 / 4)

燃烧的海洋 闪烁 3124 字 2021-06-11

原因很简单,如果美国不拉拢俄罗斯,中国就会拉拢俄罗斯,从而形成以中国与俄罗斯为核心的“大陆同盟”。

对美国来说,这绝对是一场噩梦。

要知道,如果中俄结盟,中国就能腾出一只手来,把重点全部放在大洋战场上,在接下来的十二年内肆无忌惮的扩充海军,而中国陆军也有足够的能力在中东迅速取胜。更加重要的是,倒向美国之后,欧盟完成统一的可能性将大大降低,因为来自美国的战略援助能使欧洲国家高枕无忧,而美国却不得不为此在战争初期背负起一个沉重的负担,即在欧洲战场上与俄罗斯作战。就算没有美国的援助,而且中国也没有实质性的帮助俄罗斯,俄军将变得更加不堪一击,美国也不可能在大战初期迅速击败俄罗斯。如此一来,面临两线作战的将不是中国,而是美国。事实上,就算中俄同盟关系不够牢固,即俄罗斯不肯参战,美国也得在大洋战场上独自面对中国。

总而言之,在二零四零年的时候,美国在战略上的选择只有一个:拉拢与扶持俄罗斯。

根据战后披露的资料,在二零四零年之前,即美国当局在是否与俄罗斯结盟的问题上犹豫不决的时候,美国外交事务委员会就提交了一份非常全面的评估报告,对与俄罗斯结盟进行了深度分析。

在这份报告中,美国的精英们就提出了一种潜在的可能,即欧盟会因此出现转变,在战略上更加倾向于中国。只是,美国的精英们没有给出肯定的结论,即欧盟会在战争期间与中国结盟,而是给出了一个模棱两可的结论:只要美国能够掌握战略主动权,欧盟就能在战争期间保持中立,并且实现统一的可能性非常低,很有可能维持现状,对战后的世界格局不会产生重大影响。

客观的讲,这个结论没有错。

问题是,这些掌握着美国未来的精英忽视了一个问题:美国要是丢掉了战略主动权,欧盟还会保持中立吗?

在这份报告中,根本没有提到这个问题。

直到战争爆发前不久,美国国务卿康拉德才在递交给白宫的一份报告中提到,只要美国丧失战略主动权,起到主导作用的法国与德国必然会加速实现政治统一,并且以此带动欧洲的政治一体化进程,建立一个联邦制的欧洲国家,而且这个国家成为美国盟友的概率不会超过百分之十。

问题是,这个时候再来调整战略政策,已经来不及了。

要知道,法国与德国已经对美国充满敌意,至少这两个国家的上层人士已经意识到,美国正在把西方文明推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