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才能腾出飞行甲板,让j-15b机群以最大的密度升空,不然就得让战斗机在舰队上空集结待命。
对航空勤务人员来说,这绝对是件麻烦事。
所幸的是,中国海军已经有十多年的航母使用经验,而且一直按照大规模海战的标准进行训练。
在大规模海战中,潮汐作业法是最主要的航母应用战术。
按照标准作战程序,除了系留在飞行甲板上的j-15b,其他j-15b将在机库内完成起飞准备工作,以缩短甲板占用时间。为了使弹射器的利用效率最大化,在j-25起飞后,将首先弹射从机库里提上来的j-15b,再弹射在飞行甲板上完成准备的j-15b。只有这样,才能在十五分钟之内,让四十架战斗机升空。
只是,在这十五分钟之内,舰队将没有任何防空掩护。
可以说,也只有在这个时候,“长江”级航母才能达到四十架的出动量。
如果在危险海域活动,每艘航母至少需要安排四架防空战斗机,还得在飞行甲板上准备四架随时可以升空作战的防空战斗机、以及一架用来预警机,所以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十五分钟之内让四十架战斗机起飞。延长战斗机的升空时间,就得缩短打击半径。如果以一千二百公里的作战半径为准,机群升空时间最多为十五分钟,因为最先升空的j-25在十五分钟内消耗的燃油相当于飞行三百公里,而j-25在执行护航任务的时候,最大作战半径只有一千五百公里。
在十五分钟内派出四十架战斗机,也是“长江”级航母的极限能力了。
虽然理论上,电磁弹射器能够每二十秒弹射一架战斗机,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肯定达不到这个速度。原因很简单,理论值是以标准情况为准,即战斗机按照标准作战载荷升空,消耗的电能仅为最大起飞重量时的三分之二。如果战斗机以最大载荷升空,电磁弹射器的弹射速度将降低到每三十秒一架。如此一来,“长江”级航母理论上能在十五分钟之内弹射六十架战斗机。问题是,在操作中,官兵素质非常重要,因此能够达到每分钟弹射三架战斗机就非常不错了。
算上j-25机群与j-15b机群起飞的间隔时间,十五分钟弹射四十架战斗机就是极限。
在之前的训练中,“长江”号与“黄河”号的最高纪录是在十五分钟内弹射四十二架与四十一架战斗机。
在实战中能否达到这个水平,还有待检验。
两个小时后,即凌晨两点左右,航空部门完成了全部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