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的判断,印度在年底之前发动战争的可能性非常大,因为巴基斯坦一侧的公路要到年底才能通车。
这个判断,与印度海军的军备建设计划正好吻合。
到年底,印度海军将拥有一大、一中、一小,总共三艘航母,而中国海军也只有三艘航母。因为背靠本土作战,还能依托安达曼-尼科巴群岛上的空军基地,所以印度海军的优势非常明显。
只要能够阻止中国海军进入印度洋,印度就会认为有能力迅速击败巴基斯坦。
当然,这些都是之前的判断。
按照印度海军公布的造舰计划,“维拉特”号将在二零二七年九月底交付,最快也要到年底才能正式服役。
现在,“维拉特”号提前服役,日本也采取积极行动,战争迹象十分明显。
在日本的鼓动下,印度很有可能在七月底、最迟八月初发动战争。
当然,印度策划的很有可能是一场小规模战争,以控制锡亚琴冰川为主要目的,并不打算与巴基斯坦全面开战。
问题是,只要印度军队越过停火线,中国就将参战。
中国参战,那就不是小规模战争了。
牧浩洋非常清楚,以黄峙博的处事方针,在战争不可避免的情况下,他绝对不会把主动权交给敌人。
如果有必要,黄峙博甚至会先发制人。
这么做,有好处吗?
牧浩洋觉得必须说服黄峙博,不要打第一枪。这不仅仅是政治上的问题,也是军事上的问题。
按照中国与巴基斯坦签署的秘密同盟条约,只有在印度打第一枪的情况下,中国与巴基斯坦才有义务相互支援。如果中国打第一枪,巴基斯坦很有可能置身事外,等到局势明朗之后再决定是否参战。
虽然没人指望巴基斯坦承担主要战争任务,但是没有巴基斯坦起到的牵制作用,中国的军事行动肯定会遇到麻烦。
黄峙博在这个时候把牧浩洋召回去,肯定想听听他的意见。
不管怎么说,牧浩洋在巴基斯坦呆了好几年,对巴基斯坦的情况最为了解,更清楚该如何打这场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