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三章 战争导火索(3 / 4)

燃烧的海洋 闪烁 3226 字 2021-06-11

说得简单一点,只要巴基斯坦当局没有提前偿还本金,汇盛银行就可以把矿产开采权卖给任何一家企业。

修建一条只有一百二十公里的公路,需要这么多钱吗?

不可否认,在海拔四千米以上的地区修公路是件很困难的事情,耗费肯定不少,但是平均每公里十亿元的造价,确实太高了。

按照外界估计,只有大约三分之一的贷款用来修建公路。

剩下的三分之二,全部用在了军事建设上,包括修建前沿阵地,以及从中国购买武器装备。

二零二五年一月,汇盛银行就把矿产开采权卖给了隆盛集团。

说白了,就是由盛世平的右手交给左手。

名义上,隆盛集团每年要替巴基斯坦当局偿还一百亿元的利益,实际上,这笔钱根本就没有必要还。

因为汇盛银行用朝鲜开采的黄金做融资抵押,所以放给巴基斯坦的贷款来自中国央行。

在幕后操作的,正是中国政府。

按照计划,公路将在二零二七年年底通车,随后隆盛集团将在锡亚琴冰川北面建立巴基斯坦最大的矿产综合开发区。

正式投产后,每年能开采五万吨稀土矿与一千五百万吨磷矿。

中国在积极行动,日本也在积极行动。

二零二四年底,日本富士银行向印度提供了三百五十亿美元的低息贷款,用来修建从查漠到锡亚琴冰川的公路。承担工程建设的是三菱财团旗下的一家日本建筑公司,工程进度非常快。二零二六年十一月三十日,公路就全线通车。两个月之后,同样属于三菱财团的一家日本矿产开采企业进驻矿区。预计到二零二七年底,开采工作将正式开始,年开采量在一千万吨左右。按照千分之三的稀土矿富积率,每年能开采三万吨稀土矿,市场价值在两百亿美元左右。

与巴基斯坦一样,印度没有把所有贷款用于工程建设,而是把大部分花在了军备上。

如果双方都在各自的控制区内开采,问题还不大。

因为主矿脉在巴基斯坦一侧,印度控制区内的稀土资源总量不会超过三十万吨,所以中国没有理由为此与印度开战。

这点资源,最多够日本消耗三年。

与巨大的投入相比,日本在印度获得的利益非常有限。

问题是,谁也不能保证日本企业不会开采巴基斯坦一侧的资源,也就无法保证不会因此爆发战争。

在基础建设到位之后,印度很有可能主动发起进攻。

按照牧浩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