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拦截前进护航战斗机的战斗。
五点二十分,J机群改变了编队方式。
两个中队的J分成了六个小队,沿着六条航线,进入扇形交叉搜索阶段。
虽然电磁干扰依然强烈,但是E-3G顶住了干扰,发现了J机群的新动向。
当时,J机群离E-3G不到三百公里,而且全都在此之前爬升到了两万米高空,早就进入了预警机的探测区域。
发现归发现,E-3G上的防空指挥官却无可奈何。
先不说F-22A能否飞得了那么高,就算能,也无法在电磁战环境下生存下来,不然也不会在J使用电磁火箭弹之后紧急规避。
此时,日本空中自卫队首先考虑的是预警机的安危。
虽然E-3G离还在向东飞行的KJ-2000大概有七百公里,没有被发现,但是这架预警机在第三护卫群的东面,也在J扇形攻击区域之内。
在搞不清楚对方战术企图的时候,预警机的安全很成问题。
要知道,J的雷达,同样能在三百多公里外发现E-3G这类超大型空中目标。
即便战斗机的雷达受到干扰,在E-3G探测区域外的战略电子侦察机也能截获E-3G发出的雷达信号,大致确定E-3G的方向。
受到威胁后,E-3G不得不转向规避。
当然,空战引导员没有忘记给正在赶来的三个F-22A中队发出指令,安排一个中队去拦截J机群。
一个中队稍微少了一点,但是至少能够阻止这些战斗机逼近预警机。
只是,战局很快就出现了变化。
五点三十五分架到达第三护卫群西面大概三十公里处的J现了目标,随即转向返航。
在此之前,领队的J出了至关重要的战术情报。
受到电磁干扰,第三护卫群的火控雷达根本无法锁定J,也就无法进行拦截。更重要的是,当时第三护卫群里的战舰都没启动雷达。这些战舰不具备电磁对抗能力,在这个时候启动雷达,即便不会遭到破坏,也会暴露行踪。
要说什么的话,只能说这四架J在发现第三护卫群的时候,已经用掉了最后一枚电磁火箭弹,而且这枚电磁火箭弹在距离第三护卫群大概二十五公里处引爆,没有对战舰上的电子设备造成致命损伤。
如果当时四架战斗机上还有一枚电磁火箭弹,而且领队长机决定飞近点,以便准确确定第三护卫群的规模,那么在H射反舰导弹之前,第三护卫群里的大部分战舰就得瘫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