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五十七章 筹划制举(3 / 6)

帝国 戒念 5147 字 2021-06-11

,欧阳内翰今日可尽黜太学体以兴古文,难保他日不会有人附其尾骥尽黜古文以兴太学体?!是以景范以为贤昆仲若是先通过解试,若是net闱能过最好,不能也可回头等待特科,特科只考论,亦是谋取出身的正途……”

对于狄惠、狄说兄弟两人,王景范还是颇为头痛的,这兄弟两人虽然已是非常努力,但这诗赋可不是努力就可以填补的,别说这两个半道弃武从文,就算是苏轼、苏辙这两个才子兄弟也差点栽了跟头。相比之下与其在有些虚无缥缈更看重个人天赋的诗赋上下功夫,还不足增广见闻在策论上下功夫来得更为实际一些。

虽说欧阳修重兴古文,但历来科举考试都是诗赋为先,论最次选,当年范仲淹等人也只是做到了在一届科举考试中将诗赋论三场考试的次序做了个调换,将论排第一场,后面才是诗赋,其实最终目的还是想要以此为突破口扭转科举重诗赋轻策论的传统。天下绝非范仲淹一人是聪明人别人都是傻子看不出来这种重诗赋轻策论所带来的后果,但是却没有一人敢真正去为之努力,就算范仲淹也只能以调换场次这种小手法以此按部就班的慢慢来,实在是传统难以扭转,这可是比欧阳修尽黜太学体还要更遭天下人非议的事情。

王景范可以想象得到,范仲淹当年为了庆历变法的成功才没有冒险在科举考试这一项上做太大的变动,生怕一步到位自己痛快了,却为变法带来更大的变数。可就是这样小心谨慎,将策论排在第一场这样小小的变动却在变法被废之后也被迅改回,由此可见当年范仲淹的谨慎绝非多余,相比之下石介作那《庆历圣德诗》自己出了口气倒是成了庆历新政失败的祸端之始。

虽然王景范说得非常委婉,但是狄惠和狄说还是听出了一点意思——自己学习诗赋的成就非常有限,恐怕到头来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兄弟两人虽然心中有些失落,但是王景范的好意他们还是感觉到了,并且针对两兄弟的情况给他们指了条明路——特科,其实便是文人除了科举考试之外另外一条重要路径制举考试,只是相比科举考试,制举考试的通过率更令文人望而却步,更曾创下开宝九年(976年)七百多人参与当年的制举考试全军覆没的可怕局面。

狄惠和狄说两兄弟是弃武从文,因为家世的缘故也未曾与其他读书人广泛的接触过,科举考试他们是熟悉的,但制举考试他们仅仅知道有这项考试要求比较严而已。开宝九年制举考试的典故他们可是不知道的,虽然他们知道制举考试难,但王景范不会无的放矢必有一番把握,两兄弟尤其是狄惠尤为深信王景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