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二零一章 大订单(2 / 4)

然去改动,风险不小吧?”

“我的意思不是说全盘否定包装歌手这条路,歌手方面,公司还是要去培养去包装的,毕竟这是成熟的商业道路。我只是觉得这条道路越走越窄,我们有必要去探探新路。或许这条路很艰难,市场回报不理想,但我们一定要试着去做,决不能坐以待毙。”

秦天柱自己也清楚,这样干的结果,从商业角度来说,很可能是事倍功半。就比如公司眼下重金打造的女子十二乐坊,在国内也只是不温不火的局面,倒是在国外挺受欢迎的。但这有什么关系呢?这样做,起码对国内音乐创作的提高有正面引导作用。即使短期内回报低,但如果原创的优秀作品多了,从长期来说,终归不会吃亏。以目前梅花传媒的实力,是有能力坚持这笔长期投资的。

见胡亥泉疑虑未消,秦天柱说道:“亥泉,我们其实没必要去学习港台模式。选个会唱歌的人,然后去包装一下推向市场,这种事情做起来其实难度不大。内地在流行乐坛上之所以落后一大截,主要是我们发展太晚,等我们开始发展时,唱片市场又不行了,只能说是没赶上好时候吧?”

“我们真正要学习的是曰本,是欧美,因为他们的乐坛是有着强大的原创能力做支撑的。而港台的流行乐坛看起来似乎挺热闹,但原创能力实在太差。

我前段时间查资料发现,光是曰本的中岛美雪一个人创作的歌曲,就有70多首被港台歌手翻唱,好多都是听众们耳熟能详的歌曲。70多首?嚯嚯,快顶上华语流行乐坛的半壁江山了。”

秦天柱当初发现这一事实时,当真是震惊莫名,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了华语乐坛在原创能力上的极度落后。港台到底是人少地小,情有可原,但内地那么大一个地方那么多的人口,乐坛的崛起岂能靠大量翻唱别人的作品来支撑?

这方面,台湾或许还好些,香港稍弱,当然,内地更是不济。

国内不仅流行音乐的原创能力差,影视配乐人才更是稀缺。他记得几年后,内地电影市场起来,国内电影人想拍几部大片,却愣是找不到几个合格的电影配乐人才,只能去高价请曰本音乐人,中国的观众常常会在电影最后的字幕中看到久石让、神思者、川井宪次等音乐配乐大师的名字。就是如《赤壁》、《关云长》这种中国历史题材的电影,配乐也是由曰本作曲家完成的。

秦天柱深感耻辱,也就是从那一刻起,他心中坚定了信念,一定要大力支持原创,走出一条不同与港台流行音乐的道路。哪怕是投资期长,市场回报低,也在所不惜。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