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是田赋、丁赋还是徭役,都有了统一征收标准,不再由地方官员说了算。
那地方官还如何在税赋上欺瞒朝廷,忽悠百姓?
贪污的口子大大变小,他能收的好处也会变少。
而且赵勉的家族,在当地也是大士绅。
名下良田无数,基本都不是税田。
或者用各种方式避开了两税征收。
若举国实行一条鞭法,必然要重新清丈田亩,他赵氏家族的田产便都要统计上税,每年要平白交不少税,损失太大!
所以赵勉要站出来,反对一条鞭法。
想来,刘三吾、詹徽等反对税制改革,也有新法动了他们身后家族的既得利益的原因。
朱允熥没想到随便问一句,便有两个二品大员站出来反对。
其余大臣,也在蠢蠢欲动。
看来税制改革,果然动了很多人的利益。
他轻叹一声,故意说道:“没想到本王提议的‘一条鞭法’,竟然有这么多人反对。可是本王已经和皇爷爷谏言,圣旨都下了。”
“诸位臣工,难道让陛下收回成命吗?”
这……
群臣一时无语。
让陛下收回圣旨,他们可没那个胆子。
但推行“一条鞭法”,哪怕是先在凤阳府试行,有很多人都不乐意看见。
刘三吾越众而出道:“既然是吴王殿下向陛下谏言‘一条鞭法’,自然也需殿下去和陛下解释,陈说新法弊端,劝陛下停止税制改革。”
一直看热闹的秦王朱樉,此时也附和道:“是啊,这‘一条鞭法’弊端太多,还是以前的两税制好。吴王你向陛下解释一番,劝他收回圣旨,免得新法推行不利,惹祸上身。”
燕王朱棣也站出来,正色道:“吴王,税制改革乃是大事,不可贸然施行。还是向陛下转达朝臣意见,请他老人家再做圣裁。”
本来朱棣韬光养晦,是不愿出头的。
但“一条鞭法”若是在全国实施,朝廷对地方的税赋和财政掌控力将达到最强!
他作为藩王,藩地的利益自然会大大受损。
这是朱棣不允许看见的。
秦王朱樉也是同样的心思。
实行一条鞭法,税赋都归朝廷了,地方上又不能再随意摊派加税。
他在藩地上再想弄钱,就没有以往那么容易了。
其余诸王虽然没有说话,但显然站在朱樉和朱棣一边。
若朱允熥执意改革税制,他们必然都会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