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头鼓掌。
不愧是大儒。
驳斥人条理清晰,有理有据。
最后为了增加论据,竟然将大明宝钞都扯出来了。
现在大明宝钞贬值成什么样,你刘三吾不知道吗?
你刘三吾领的薪俸和赏赐,当真全是大明宝钞?
不过朱允熥并没有立刻反驳刘三吾。
而是看向殿下群臣,淡声问道:“还有谁反对?”
这时,翰林侍读黄子澄跳出来,大声说道:“臣亦不赞成税制改革!”
“我朝两税,是陛下参考前朝税制,结合本朝民生情况,与群臣日夜商议、揣摩后制定。”
“符合大明国情!”
“臣不知,吴王殿下的‘一条鞭法’,将所有税赋名目,改为统一征银,这种税制经过了多少次论证揣摩?又找了哪些股肱大臣参详商议?”
“若只是吴王殿下的个人想法,臣以为还是不要贸然推行的好,以免误国误民!”
误国误民!
这话说的就重了。
黄子澄这是直接在朝堂上,和朱允熥叫板。
对黄子澄来说,究竟是两税制好,还是“一条鞭法”更适合大明国情,这不重要!
只要吴王朱允熥提倡或支持的,他就反对。
他反对的不是改革税制,而是反对朱允熥这个人。
只有皇孙朱允炆,才适合做大明未来的仁君!
刘三吾、黄子澄先后发言,力陈“一条鞭法”的弊端,吏部尚书詹徽和户部尚书赵勉也坐不住了。
詹徽奏道:“殿下,大明初定,国事当以‘稳’为主!两税制实行不过二十余年,目前并无什么纰漏,臣不建议贸然改革税制。”
户部尚书赵勉不着痕迹看了岳丈刘三吾一眼,也上奏道:“臣赞同詹尚书的看法。”
“臣所辖户部十三清吏司,主管各省收支及军队俸禄粮饷,两税制对朝廷和地方财政的运转大有助益,实在不该变革撤销。”
“吴王殿下所提‘一条鞭法’虽然看似简单,或许在凤阳府施行顺利,但推行到全国,难免出现种种问题。一旦影响大明财政运转,恐生大乱!”
实际上,赵勉身为户部尚书,财政部长,下面十三清吏司及地方官员,每年都会向他进献赃物好处。
赃物好处从哪里来?
就是地方官员利用两税制的复杂和灵活性,随意摊派,盘剥百姓而来。
若是按照吴王说的,举国推行“一条鞭法”。
从此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