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朱允熥说父皇要在后殿见他们,诸位藩王内心都有些忐忑。
今日早朝,先是允炆侄儿的太孙之位被废除。
然后紧接着又册封朱允熥为吴王,并且授予他监国之权!
这说明什么?
很明显父皇现在更加青睐嫡孙朱允熥。
并且在为他铺路!
这当会儿,把他们这些王爷叫到后殿,怕是没好事。
“老四,父皇让我们散朝后去华盖殿,你猜会是什么事?”
秦王朱樉知道四弟朱棣素有主见,便出声问道。
朱棣眉头微皱,摇头道:“大哥,父皇做什么事,岂是我等能够揣度的。”
晋王朱棡一向和朱棣不对付,闻言冷笑:“大哥,你问老四有什么用?他那种阴沉的性子,就算猜到了,也不会告诉我们的。”
“还是得自己去看,见了父皇就知道了。”
朱棡说着,便率先向奉天殿外走去。
他们和朱允熥不一样。
朱允熥现在奉旨监国,等同大明皇帝,可以从侧殿直接穿过,到后面华盖殿去。
而朱樉、朱棡等藩王,还有文武大臣,都得在退朝后先离开奉天殿。
蒙皇帝宣召,才能在宫内太监的引领下,从中门绕过奉天殿,进入华盖殿。
见朱棡离开,秦王朱樉、燕王朱棣,还有周王、楚王、湘王等十几个藩王,也不再交流,一起跟着出殿,往华盖殿走去。
藩王们很快离去,六部堂官动作也不慢。
吏部尚书詹徽、兵部尚书茹瑺、刑部尚书杨靖和工部尚书沈溍四人,谁也不打招呼,急匆匆离开奉天殿。
他们是正二品大员,对上向皇帝直接负责;对下总揽部内事务,每一桩每一件都关乎国计民生。
位高权重,身份敏感。
必须保持中立,决不能参与到太子或太孙的争夺中。
连议论都不行!
这是大忌!
今天早朝上这番风云变化,明显皇上在布一个大局。
接下来必有一场腥风血雨。
四人谁都不想沾上,所以一散朝,就急急离去。
而且是分开走的。
只有户部尚书赵勉,因为和翰林学士刘三吾的翁婿关系,过去打了个招呼,宽慰朱允炆两句,才出殿离开。
这两年朝廷未设礼部尚书,礼部右侍郎张智负责处理礼部诸事,现在也早已不见他的人影。
相对于文官大员的谨慎,武将公侯这边,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