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做准备了。
27年下半年开始,为海军提供弹药的几家大型兵工厂都开始扩大生产规模,其中以青岛兵工厂最为积极,在27年就增加了三条生产线,其中两条是燃烧弹生产线。同时还在英国建造了一条新的燃烧弹生产线。28年的时候,还将生产线建到了美洲,可以说是紧跟军队的步伐,向最近的军队提供弹药支援。
其他的几家兵工厂也相当积极,在青岛兵工厂开始向海外扩张之后,这几家兵工厂也都采用“就近原则”,在前线战区建立弹药生产线,为军队直接提供弹药。从而降低了海运压力。比如,当时在圣地亚哥的燃烧弹生产线所需要的原料几乎都没有从帝国本土运送,汽油是来自波斯,钢铁来自欧洲与巴西,硫磺与硝石是本地产的,其他需要的一些特种原料都是从附近的同盟国采购的。
为了给弹药生产线提供原料,还在前线建立了大量的工厂。比如,用于生产硫酸与硝酸地化工厂,还有生产炸药的工厂,制造炸弹弹体的工厂等等。这些工厂后来都被转交给了所在国。这实际上就是帮这些国家打下了工业基础。其中很多工厂到现在还在继续运作。只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些工厂是当年唐帝国为了击败最后一个敌人而建立的,就连建造这些工厂的唐帝国工人。以及在这里工作过的工人都难以想到,数十年后,当初用来毁灭敌人的工厂竟然成为了当地展的经济动力与工业基础,这也许是战争带来的一点好处吧。
基地的建设在当时没有放到最重要的位置上,可是却对战后地世界格局产生了最重大的影响。比如,在唐帝国将巴拿马划为了海军基地之后,巴拿马运河就掌握在了唐帝国的控制之中。在金斯敦与圣地亚哥成为了海军基地之后,牙买加与古巴就成为了唐帝国地附庸国,而且使唐帝国控制了整个加勒比海地区。战后,大部分的军事基地都被拆毁。或者是遗弃,或者是转交给了当地政府改为民用,保留下来的都是大型军事基地,特别是海军基地。而且唐帝国在战后还先后与这些军事基地的所在国签订了租借条约。比如战争结束后不久,新成立的古巴政府就以每年一元的象征性价格将当时用来临时关押战俘的关塔那摩军事基地无限期的租借给了唐帝国,而圣地亚哥的租期也长达2o年。当时古巴政府向唐帝国出租军事基地的主要目地是要利用唐帝国的驻军来稳定国内局势,同时保证国家的安全,另外数万驻军给当地带来的收入也是相当可观的,毕竟军人都要吃饭。穿衣,而且这些基本上都在本地采购。
其他很多国家在战后为了保证国内的稳定,并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