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时期,特别是宋徽宗时期,匪患是比较严重的,大家熟知的山东宋江、河北田虎、淮西王庆和江南方腊。为何宋徽宗时期匪患严重,无非三个原因:一、君主昏庸;二、奸臣当道;三、政吏无能。
宋徽宗之前是提到过的,一生只能用腐朽来形容,终日研究诗画文字,宋徽宗的瘦金体那是中国文化遗产,如果现在你有一张宋徽宗的真迹,在北上广深换一套小别墅那是妥妥的,宋徽宗把毕生精力都放在的文化遗产上面,治国上肯定是精力不足的,一身没有什么政治抱负。而且在位期间,多次重用奸臣,第一大奸臣蔡京,这人是个十足的政治投机者,宋神宗王安石变法期间就是墙头草左右摇摆,能被宋徽宗重用并非他有多大的政治才能,完全是蔡京也写的一手好字,和宋徽宗有密切的共同语言,二个人长期可以为一笔一划一竖一勾彻夜长谈,奏折诏书什么的,重来都不是讨论内容,只讨论这字写的好不好,那一笔竖勾如何如何,试问这样的皇上和首席大臣又能如何治理好一个国家呢?蔡京仗着皇帝的宠信,也是大张旗鼓的贪污,全国上下讨好蔡京的官吏不计其数,什么生辰纲、花石纲层出不穷,啥叫“纲”呢?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礼物,生辰纲就是生日礼物,花石纲就是名花奇石这些雅玩礼物,蔡京把这些全国各地送来的纲也就放在府上,宋徽宗时常也去蔡京府上闲玩,看到啥有兴趣的,不用他老人家开口,蔡京就会直接送到皇帝的御花园,这一对昏君奸臣,一个能造一个敢造,试问天下百姓能不疾苦?
宋朝想比中国之前的朝代,政治上,那是扬文抑武。考虑到之前的朝代,武将谋朝篡位时有发生,包括他大宋的祖上大老爷二老爷,那也是篡了北周的位才当上皇帝的,所以北宋武官是要受到文官节制的,相同品级的官,武官的地位是要低于文官的,武官是要听从文官的调遣的。武将说敌军哪里薄弱、打哪里为宜,文官说我大宋铮铮铁骨,岂能怕他边陲小夷,就是要硬刚,对不起,这种情况,那肯定最后是文官的意见为准的,随叫人家文官比你大上一级呢,最后硬刚失败了,文官往往都会把责任推到武官头上,说他们执行不力。谁叫武官在口舌之辨、呈词之雅上完败与文官呢?没办法,字写的不好,话说的不雅,上头不愿意看啊!到最后,武将要不忍辱偷生、要不出家不问世事、要不那就落草为寇吧。宋徽宗早期,泸州一流寇,州府三次围剿,每次越围剿流寇势力越大,为何?州府的三任指挥使都上了流寇山寨做了山大王,硬生生的把流寇变成了正规军!好在这帮子文官的脑子都还是绝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