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李亨脸色变得很不好看,看他又气又怒的表情,显然是被李成猜了个九不离十。
“寡人只是识人不明,误入歧途。寡人要是也有你这样的能人贤臣,也不至于沦落到此!”
“对,你说的没错。只是这一切都是你自己犯下的错所导致的,你仔细想想,之前也有大臣建议你提防李辅国叛变,重用郭子仪、李光弼、仆固怀恩等猛将平叛,可结果呢,你是否采纳这些建议呢?而且,这些猛将和他们的军队可是自愿投奔我的,就因为我相信他们,不会给他们派驻个不懂事作战又喜欢进献谗言的监军太监!”
李成这番话,说得李亨无地自容,惭愧的低下了头。他过分信任李辅国,以及对前线将领的及其不信任,都被李成说中。而最后的结果呢?前线战事不利,后方小人当道,到最后众叛亲离!
看出李亨心中还有些疑惑,李成拍了拍他的肩膀:“成王败寇,这话说得不错。但是,朕并不想做任何手足相残的事,朕赐予你安王之位,赏赐你宅邸土地,你只要好好的过你的安稳日子就行,不会有其他性命问题。”
尽管留着李亨会对李成的皇位造成一些威胁,但他并不在意,因为他不想再开李世民那样为了权力而手足相残的坏头。所以善待李亨就是最好的选择。并且这样做也有利于安抚民心。
在李成给李亨开出丰厚待遇后,李亨也是相当感动,除了免去他皇帝的权利之外,李成给予他非常优厚的待遇,并且也没限制他的人身自由,这比他预想的要好很多。
一番畅谈后,李成又盛情款待李亨,酒过三巡后,李成才命人将李亨送到洛阳的安王府内。
只是,现在的局面对于李成来说刚刚开始——虽然郭子仪、李光弼等兼任节度使的大将对自己忠心耿耿,但其他人呢?其他几掌权地方的节度使既没有参与安史之乱与朝廷作对,也没有对朝廷平叛提供太多的实际性帮助。想必这些节度使内心里还有着想叛变的心思,而这些正是大唐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地方权力太大,那些为祸一方的节度使有钱有权,自然会方便招募私人军队,并且给私人军队配置更好的装备,所以当务之急,就是得把这些节度使的特权一个个收回来!”
强制削藩会引发像七国之乱的内战,所以李成不急于立马动手,而是出台一系列法令——首先,将范阳、平卢、河东三镇收为朝廷直属管辖地,军队统一由李元文和李二两人调度。
其次,规定各地节度使展开两年一度的轮值制,即每地的节度使最多只能在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