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试一下都不敢,别看公婆叔伯们平时都和和气气的,可她们若是损害了小姑子的利益,立马就会成为那啥众矢之的。老白家兄弟三房,子侄辈十几个,孙辈几十个,一大家子就这么一个女孩儿,那真是千娇万宠。
“哎哟哟,瞧这缝纫机,看这自行车,真是又大气又好看,这样的彩礼可是咱们生产队里的头一份儿。”白三婶啧啧称叹,想去摸一摸,先将手在衣服上蹭一蹭,手蹭干净了,才去摸自行车的车把,又说起了别人的闲话,“支书家的姜桃比咱们玉娴大两岁,找了个上海来的知青,定亲的时候没一样彩礼,就有郑建华的老家寄来一封信和五十块钱,还不够买咱们玉娴半个缝纫机呢,偏偏姜桃就跟迷了心智似的,郑建华的衣服鞋袜都是她置办的。”
白玉娴的原身暗恋郑建华,知晓很多大家不知道的事情,譬如说姜桃是郑建华自己追求来的,当然他们谈恋爱这种行为一直瞒着外人。郑建华长得斯文俊美,嘴巴又甜,加上懂艺术,会写情诗和情书,姜桃这么一个从未见过世面的农村姑娘自然情窦大开。
原身以为郑建华是喜欢姜桃而为之,失魂落魄,白玉娴却不这么认为,她觉得郑建华追求姜桃是因为姜桃是支书女儿,支书管着整个生产大队的所有事务,能帮到他在这里的生活。
很多知青的日子在乡下过得并不好,别处她不清楚,至少他们这里的社员非常看不起知青,甚至在知青下乡没多久就因为他们按月领口粮损害了社员的利益,双方爆发了很大的冲突,后来知青们不得不下地干活挣工分,就是现在社员们也看不起那些不会干活的知青。
所以,郑建华要想过得好,必修拿高工分,有靠山。
人常说爱屋及乌,郑建华成为大队支书的女婿,等到干活的时候还怕分不到轻活,还怕拿不到高工分?不说别的,单是和姜桃订婚后立刻有足够的口粮吃,有崭新的衣服穿,就已经是他得到的好处了。
姜桃的婶子正盯着自行车看,听了白三婶的话,急忙接口道:“就是,就是,俺大哥大嫂家就那么一个女儿,千依百顺地养到了二十岁,结果找了一个干活都没力气的知青,定亲时一点热闹气都不见,以后有她吃苦的时候!”
今年夏天他们生产队订婚的只有姜桃和白玉娴两个姑娘,难免被人拿出来对比。虽然姜桃的父亲是大队支书,但是姜桃家却是他们生产队的,两家距离不远。
姜桃的婶子又问余家给了多少彩礼钱,听白母笑着回答说有两百块,她忍不住砸了咂嘴吧,“这么多!看来余家是真中意玉娴。缝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