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才能见到一两辆自行车按着车铃招摇而过,显得他们这一行人很扎眼,要知道在这个时代,拥有一辆自行车不亚于二十一世纪拥有一辆宝马。余庆丽带着白大娘在前面,余庆国带着白玉娴落后三四丈,小青年带着小姑娘,一看就知道她们正在处对象,很多路人露出善意的笑容,调皮的年轻人则吹两声口哨。
“咱们公社就一家供销社,前几天我回家时顺路去看了,东西不够齐全,要想买好的还是去城里。”余庆国一边卖力地踩着脚蹬子,一边和身后的白玉娴说话,他今天很开心,把行程一一告诉白玉娴,“大姐是人民百货商店的售货员,咱们买东西方便。”
白玉娴一愣,“你大姐是百货商店的售货员?”大娘好像没提起这件事,只说过余家很有本事,大女儿是当地唯一一个大学生,毕业后分配到城里上班。
人民百货商店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百货大楼,现在有好几个称呼,每个都不一样。
生产大队是后来的村,人民公社是后来的乡镇,每个公社只有一个供销社,卖针头线脑火柴香皂布料等各种生活日用品,供销社的售货员已经是非常吃香的职业了,不比城里的工人逊色,百货大楼的售货员则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百货大楼一般都是设立在城里,里面的商品更加丰富,供销社没有的它都有,像工业物资如自行车手表等只有百货大楼才卖。
原身在上学的时候为了增长见识,曾经和同学去过百货商店一次,当然她没有买东西,同学买了,那里人头攒动,简直是热闹得不像话,奇缺的物资导致很多人半夜就在门口排长队,而且很多东西有钱有票都买不到。
白玉娴真没想到余庆国的大姐居然在百货大楼上班,难怪他家能弄到工业票。
“大姐夫在机械厂上班,庆安就在大姐夫手底下干活,大姐是卖自行车的,和各个柜台的售货员都有来往,有大姐在,咱们能买到别人买不到的东西。”余庆国笑着解释。
这时候的县城很落后,土路坑洼不平,尘土飞扬,两边房屋又矮又破,很不起眼,行人的衣服只有灰黑蓝绿几种颜色,偶尔有一两个头上罩着彩色纱巾,倒是百货大楼屹立在交叉的十字路口,门前人来人往的,十分热闹繁华,左右都是国营企业和国营单位。
余庆国的大姐叫余庆妍,今年三十六岁,长得和母亲妹妹都很相似,一看就是一家人,知道大弟带对象过来买东西,再看白玉娴长得虽然温婉柔美,但是举止大方,并不轻浮妖冶,笑得更加热情了,拉着白玉娴说了好几句话,才对白大娘和余庆丽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