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拱又去求父母,这次两位老人倒没翻脸训斥,只是依旧沉默不言的反对。
滨州在河北东路,也就是后世的山东济南附近,张拱家里是诗书门第,两位老人自然看得懂戏曲。他们也是无奈,儿子不思科场大比,一心只求着娶个烟花出身的小娘,想想自是气恨不已。
其实早先在家乡给张拱定过一门亲,可惜那小娘未过门便染病离世,这一耽误没想到惹出如许大的风波。
张拱和父母的拉锯还在进行中,李琦也没更好的办法,只劝他慢慢来,水滴石穿自然会有云开雾散之日。天下哪个父母不疼爱儿女,只不过观念的转变非是一朝一夕之功。
这一对苦命鸳鸯的事还没解决,没想到王诜的公主妻子看了戏,主动把那歌妓接回了府上。李琦不知对方怎么想的,但是看最近王诜似乎过的很滋润,博物馆里的大型史诗般的巨画进展快了一些。
熙宁六年平平淡淡的过去,也许是大旱灾的余波,也许是市易法的影响,也许是熙河大捷提前爆发了宋人的热情,总之熙宁六年的春节整个汴京城有些萧索。
朝堂叙功赏赐收复岷州、洮州等地有功人员,不少官员都不同程度地得到升迁。
上元节时,赵顼在太一宫宴请朝臣,又到大相国寺、宣德门几处观灯。上元节刚过完,赵顼封皇子赵俊为永国公。这是赵顼的第三个儿子,刚满周岁,相比起来赵顼比仁宗有福,赵皇家的子嗣艰难,赵顼的三个儿子相继出生,让朝堂众臣大大松了口气。
李琦有难了。老夫人多次暗示孙子,蓉儿和惜惜也急的不行,成婚一年,肚子却没动静,李琦不着急,老夫人却急的够呛。
蓉儿进宫中见过太皇太后,老太太也是关心,悄悄暗示官家,多给李琦在家团聚的时间。去年李琦成婚不久就东奔西跑的,赵顼也不好意思,痛快的让李琦歇到清明祭过祖之后再去河北。
李琦成了小蜜蜂,蓉儿和惜惜刻意奉迎,三个人如胶似漆,一派花好月圆。
没等李琦得意几天,蓉儿拿出大妇的架子,让他将春荷、秋月收房。这不倒霉催的么?李琦自觉不是**,这为个子嗣至于么?他一再说明成婚虽说一年,可相处时间毕竟才几月,千万别急,自己保证努力。
小蜜蜂痛并快乐着,蜀中传来消息,不久前熊本率军平定了泸夷。大宋的军将似乎突然雄起了,让李琦大感不解。
二月里来又是滴雨未下,艳阳天照的满朝君臣心下惶惶。朝堂一番商议后,调发十万石常平仓米,赈济河阳饥民。
王安石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