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记债权人,年底最少保证百分之二十的收益。
姚管事自然再三反对,见李琦坚持,只好拿着李琦写好的宣传计划准备去发卖道路的票券。
熙宁五年的初春,汴京城突然又有了八卦之事,满大街都在议论承节郎也就是原本的李驸马要出卖一两一份的股子,以那条水泥道路的收费为抵押,年底保障不低于二分的收益。宋人搞不懂何为债券,传来传去便成了股子。
一两银子一年变为一两二钱,勋贵豪门有些看不上,市民阶层却动了心,这些人哪有放贷的渠道和本事,攒点钱都悄悄装瓦罐里埋入家中隐秘处。二分的收益让准市民们患得患失,没两天姚管事又派人贴出道路每月的收费明细,尤其这会儿水运还未恢复,整个冬季到现在账面上都是日日流水般的进账。
先有些人特意跑去城门口数了一天进城的商队,咬咬牙偷偷翻出部分银钱,到城里设定的几处售卖点换了张制作精美的票券。
买完没几天又有些人后悔,找到售卖点,销售之人笑容满面验过票券真伪和暗记,问都不问缘由一文不少就给退了。
事情议论纷纷中许多人把李琦的家业拿出来说事,怎么看都不象会骗自己这几两银子的。往常做生意也有合股买卖,干股分红都是各东家和投入银钱的人分算,李琦这一次拆出一两一两的卖股子,还真是闻所未闻。
不管怎么议论,承节郎一直的信誉都是没得说,当初为了李信废驸马贬放邕州,市井百姓谈起来都是佩服。售卖点前一日日升温,越来越多的人紧着家中的闲钱买上部分,坐等着年底收益。反正售卖点说的很清楚,随时可来退回本金,只是那二分的收益提前退回可就没有了。
人都有从众的心理,原本在售卖票券处观望的市民也被诱/惑,权衡再三加入进去。这种新奇的卖票券方式一直在发酵中,唯一让人诟病的是票券不记名,丢了可不负责,谁都能来退走银钱。
一连五次拒不接旨,赵项确实很生气,还没等想出怎么逼李琦就范,京城中忽然卖开了奇怪的票券。赵项君臣摸不着头脑,找人一打问李琦,才发现他早就躲去了矿场。
君臣几个不知道李琦搞什么玄虚,莫非真打算隐于闹市不出?
赵项越发委屈,他虽然生气,但真没想把李琦怎么样,就那骗去的举人身份他也没打算寻个错处废掉。剧院和加工铁丝网的矿场月月都给内府挣着银子,小小一个不痛不痒的举人身份白送给李琦也无所谓。
李琦的事僵持住,王安石心焦如焚,却只能先顾着朝堂之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