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四十七章 谋划(2 / 4)

北宋搅屎棍 甲说 3141 字 2021-06-09

最近在宫里见了王大牛,李琦趁着一起出宫的机会暗示了几句,王大牛倒是没做遮掩,坦言朝堂缺钱,即便要整顿吏治也得先有钱化解。小吏征收税赋、处理狱讼,上下经手,敲诈勒索已成常态,眼下却又是朝廷管理不可或缺的一环,即便不变法这些人也不会停止敲骨吸髓。

王安石明显对李琦的态度有了不同,有意无意的和李琦谈到变法之事。他甚至提到若能筹措到银钱,想尝试给小吏也发放薪酬,统一到朝堂管理。超前的想法让李琦呆愣良久,王大牛这是要搞无品级的公务员不成?

对于新法的实施,王大牛也是无奈。新法被许多小吏胡乱执行,但是也有执行不错的州府为何没人看到?他给李琦做了个比喻,树枝歪了,想要扶正必须矫枉过正,掰弯过去再松手才能竖直。王大牛别有深意的自嘲,他这个掰弯之人有何下场都无所谓了。

王安石最后的自叹让李琦感到无奈,原来对方早就有自知之明,早就预感到结局不会好。李琦望着王安石阑珊的背影唏嘘不已,要怎样一颗坚强的心,才能坦然面对这浊浪滔滔。

还是那一叶轻舟,司马光自然没好心情,吊着脸盯向走来的李琦。

“学士,此次事情实非本意,我也是被逼无奈?”李琦不等对方追问,直接先承认了接手一事。

司马光露出早知如此的表情,恨声道,“变法停滞本就老夫所愿,都尉却是出尔反尔,一再出手相帮介甫,究竟是何用意?若真想翻云覆雨,老夫曾有言,鼎力相助汝踏足朝堂,如此明显厚此薄彼,都尉莫非是那反复小人?”

李琦脸色白了白,都是些言辞犀利的老人精,他自认辩不过对方,苦笑道,“数万家小颠沛流离,哭嚎阵阵迁往荆湖,学士又于心何忍?”

司马光闻言叹道,“即便都尉这次侥幸办妥,省出的银钱又能如何?王介甫又推出保甲法,重新挑选民间壮夫补入各军,这一番来去,天下纷扰不堪,与国有何利?”

李琦也听说了朝堂在试行保甲法,往昔赵宋都是收拢失地流民充入兵士,如今王安石要择人从军,各地农户都是不愿,哭喊叫嚷自不用提。他对这一条法令实际是赞成的,禁军中那些老弱和手艺人、工匠等根本起不了作用。

“学士,不练强军,如何能防御辽、夏,如何能守卫边疆,保得这太平之世?”李琦反驳道。

司马光一瞪眼道,“大谬!宋辽间相持百年,如何又弱了半分,夏人,不过疥癣之疾。国之干城,首在民心,青苗法强逼农户借贷,方田均税剥去多少钱财,那免役法更甚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