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三十二章 误解(1 / 4)

北宋搅屎棍 甲说 3098 字 2021-06-09

?中午时李琦让人抬着两个大木箱赶回,摆放好位置让人打开安装,又将巨大的十几座吊灯摇下来点上,整个大厅顿时一片明亮。他还嫌光线不足,又让人取了不少马灯照向台上的顾惜惜。看看亮度差不多,用不透光的布厚厚蒙在木箱上,他钻进去独自鼓捣着。

王诜几人已停了手,好奇的围拢来,“成了。”李琦欢呼一声,钻出来示意几人一个个来看。

王诜一进去看到绢丝上倒映的景物,一丝不差分毫毕现,顿时吃了一惊,忙出来招呼其余几人。

李琦借用的小孔成像原理,那倒印的人物便如后世的照片,自然让几人吃惊不已。

“如何?蒙上层透明薄宣纸可能完美复制出来?”李琦向众人问道。

众人一连夸赞李琦的奇思妙想,就连高内侍钻进去看过后也是惊讶异常。

看看众人的表情,李琦也不解释,只催着几人试试,如果此事可行,他打算找些透明洁净的水晶磨制上几片凸透镜,倒印的人物便能更清晰,影象还能放的更大。原本王诜两人的画法也要,他做了改动,让几人画出戏中的一个个片段,配上字将来卖连环画去,这戏曲衍伸的周边产品也是条不小财路,他可不会放过。

有了倒映的影像,照着描对王诜等人就是大材小用了,印刷厂的雕版匠师才是高手,李琦又忙不迭的去找匠师,凸透水晶镜一起定上。

王诜等人忙着画画,沈括却对成像的原理更感兴趣,追着李琦问个没完。李琦想起高达百分之二十的青苗贷,忍不住向沈括打听。上次挨了顿轻打拖下了诉状,主要是王安石表态责任在相公,不管怎么说总是承了王大牛的情他才躲过责难。

事情平息后他想着有机会跟对方提提,把那青苗贷降到百分之二去。透过沈括暗示也算无奈,他实在找不到私下见王大牛的理由和机会。

结果李琦又悲剧了,上回他只是向司马光询问青苗贷的利息,根本没去了解赵宋借贷的现状,这次沈括认认真真给他上了一课。借贷最早源于粮食,青黄不接时农户向主家借一斗,收获后还两斗,后来农户为维持生活和生产,便向地主豪绅求借高利银钱,是为“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

沈括说出的借贷行情让他半响无语,大多在五成至六分,救急时甚至同本同息,也就是说借一两银翻过年得还二两,后年四两,简直比催命阎罗还狠,驴打滚啊,不到逼不得已谁敢借贷。放贷业已成为士绅豪门取得财产的主要途径之一。

沈括还曾特意翻出《史记》中的一段记载给李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