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索格底亚还是吐火罗,这些古老的王朝发源地,生活在当地的无数部族和地方城邦,都变成了塞里斯帝国保护下的臣属,而在这些地区的主要道路上,塞里斯军人和商人的身影则总是出现频繁的。
为了统治这些地方,塞里斯人甚至不惜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从国内迁移了大量的臣民和部族人口,光是在我行进的道路上,就至少遭遇了大小十几只正在迁徙中的部落,其中大部分都是向西。
随着他们的足迹,塞里斯人的语言,塞里斯人的习俗,塞里斯人的生活方式,各种带有塞里斯人印迹的事物,充斥着当地人的日常之中。他们甚至热衷的学习塞里斯人的文学和诗歌,以便参加塞里斯统治者选拔官吏的地方考试。
各种肤色、眼睛、头发和口音的民族,如雨后春笋一般大量的出现在塞里斯边疆公民的序列中,其中很多是捐献了大笔财产,或是参加了军队立下功劳,才获得的身份,这不由让我想起古罗马时代的盛况。
数量同样多的,还有战败而被集体贩卖为奴的外族人,他们也是道路上最常见的商品,从北方的斯拉夫人、佐伊人,到南方的印度人,魇哒人,从西方的阿拉比亚人、波斯人到东方的乌古斯人,他们被广泛的使用在各种塞里斯人建立的农庄和聚居区内。
从这一点说,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塞里斯人和罗马人还是拥有不少共同点的。
边疆军区的长官热情的招待了我们,并盛赞了与罗马的传统友谊和共同利益,虽然地处边陲,但是他们提供的女人和食物,都是让人无可挑剔的。
被被盛情难却的留下来好几天,在这期间向我们展示他引以为豪而令人难忘的军队序列,他管辖的这片区域,已经远远超过了帝国的阿非利加和地中海和爱琴海中的岛上及沿岸领地加起来的范围,或许也只有皇帝的家乡,大安纳托利亚军区或是小亚细亚诸行省才能与之相比。
然后我们得到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塞里斯的西北军团刚刚取得了一个重大的胜利,从阿拔斯王朝手中夺取小半个波斯故土,咄咄逼人的异教徒势力,将会被从东方的土地上重新赶出去。
坏消息的是可萨人正在爆发内战,动荡不安的草原不再成为合适的归国路线,预定的北方路线不得不有所改变。
我们被安排南下沿着他们征服和归顺的地区,穿过已经大部分降服的俾路支省区和莫克兰山脉,到达他们在印度西北部沿海建立的大型殖民地和三个保护国,从那里乘船越过波斯海和红海,前往埃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