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二百二十八章 寥落干戈后,流离道路中(4 / 5)

幻之盛唐 猫疲 4441 字 2021-06-09

终止。因此太上老皇帝,对建官学师范,倡导学风倒是非常感兴趣。成都官学建立之初,不过是我给那些流落的士子们,找一个安身之处,我本来只负责指导构建完大致的模式和框架,就任其自生自灭的,没指望这合古今校制四不象的东西,能成什么气候。后来没想到郑元和却是是把这东西,当成一件造福千秋流泽后世大事来做,在各种有意无意的因素影响下,最后越做越大,又有王维、王昌龄等当代名家大师陆续加入,搞出连我也无法意料,也无法收拾的结果出来,于是我也被套进去,不得不不吞下当初肆意妄为的苦果。

为了解决,日益膨胀的组织机构和因为壮大而陷入混乱的管理之类的烂摊子,我不得不按照后世大学院校的成功范例和方案,又投入了更多的人力和物力,进行清理和经营,才重新走上轨道。由于成都官学的这一切算是在老皇帝的眼皮底下建立的,出书立志,编典修馔小有成果斐然后,与太上的英明领导自然分不开的,于是有好事的,就联名上书建言,因此,成都关学模式不但被诰为天学官学之样范,玄纵老皇帝还亲自手书了,京师学堂的御匾。

京师学堂的选址,也是我一手操办的。这里本来是豪门大户的园林区,原来的主任在叛军入城后被屠戮绐尽,后来城内攻防,同罗胡和叛军残部据庭院馆舍楼台抵抗,在兵火中又毁了不少。我入了长安后,便利用修缮城市的机会,近水楼台先圈占了一大片地,围起来再利用原有的台址,慢慢规划。

虽然学堂还是草创,但是响应师资力量已经初步到位,早有一干乌巾蓝衫的教授、讲师、学喻闻讯,恭迎出来。为首的正是被称为官学“二王一李”之一的前给事中,王维王吉摩老先生,这位十九岁就京试科举解头(状元)写下“相逢意气为君饮”,“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相貌清雅,风流蕴藉的老先生。暂时抛却了官场那些勾心斗角的纠缠,在学府做一个人人景仰的大宗学匠,在弟子门人的服侍下,看起来倒是供养的相当滋润和精神。

“老师”见到这位,皇甫曾抢前一步,恭切的拜下去,

“幸常,别来无样”见到这位得意弟子,一把扶将起来,仔细的打量仔细的抚摩,一番在我看来,狗血无比的师徒久别重逢的唏嘘后,总算引见了我这一干人。

“参见殿下”又富含意味的看了我一眼道

“见过总制大人”

这位老先生,不但诗做的好,画有名,又精通音律,做人果然也有够牛比,居然把太子晾在一边半饷,不过看起来小白也不生气,似乎名士之风就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