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隶被留下来继续耕种。只是土地完全分发下去。而战士们有斩首大功者,愿意留下的,就赏赐千亩地、三个胡虏女奴、两个汉奴家庭,另外可以半价购买南洋阿三奴三人。破乌桓和东鲜卑各部时,吴越太上王发现这里汉人也不少,占人口的一半左右。不过都是被掳掠的汉人奴隶,而本地耕种的自由民则是躲避战乱逃避刑法的逃人。当然按照开发鲜卑利亚计划,这些人是不能被放还回去,离开这些汉人还真的不能开发黑土地。那些做惯奴隶的汉人们,一下子去改变不如维持现状。先把这里的人丁经济搞上去后再解决。
寄奴决定在南泽建立自己的城市,当然这地方也是草木最丰盛,控制好这块最好草场,寄奴就能压制住北匈奴那二十万人口。在后世的满洲里,寄奴开挖壕沟,夯土筑就一座三里周长的小城。吴越三里就是三千米的样子,所以比汉里三里的小城要大上许多。那些誓死之士们也纷纷开口讨要官职,人家来这里帮寄奴是有所求的。寄奴也顾不得那么多,杀人狂做各地巡回法官,强奸犯们管辖各地人丁和农耕事宜。神经病们也没闲着,纷纷安排了交通周边部落,要求那些部落必须臣服。
寄奴听了老爹的建议,那就是押送各部落质子到南泽城,和各部落长老实力派通婚。当然寄奴一个人是完不成这么重的任务,只能分发给那些怪异下属们,要求每个人必须和五个部落女子通婚。
通婚就是民族融合不二法宝,但是怎么通婚大有讲究。通婚不能解决问题,但是能帮助自己,提高自己的势力。
草原的南方,有小片草地和农田互相交杂,各地囚犯们怨气冲天,每天行路70里。这是吴越规定的数字,北方行路,非雨雪大风沙尘时,必须完成的。70里是吴越里,合后世70公里,光走就很累。可囚犯们每人一个扁担,挑起自己的家当,所以这70里就非常折磨人。大家都盼着能下雨,下雨可以停下修整。逃是不可能的,汉兵还特意调来内地十郡良家子八百骑士。囚犯不要说单打独斗,就是群殴也很难打得过良家子们。这些良家子只要完成这次任务,配给的坐骑就能拿上一匹,使得大家热情很是高涨。吴越太上王攻破乌桓后,就得良马十万多匹,而破南泽后,尽取东鲜卑牛马,所以区区一匹坐骑也没什么舍不得给。
后世的呼伦贝尔草原有近千万数量的牲畜,而南泽的概念可不是就一个呼伦贝尔草原,而是包括后世蒙古的东方省和内蒙周边。漠北,也就是所谓蒙古,后世最多有近4000多万牲畜,马牛都上两百万多。当然这也是过度放牧后的数量,蒙古不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