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的堪舆图划定的。如今擅自修改,就算我点头同意了,顺天府也不可能同意,皇上更不可能同意。”杨氏的语气很强硬。
管洌刚走进东跨院,听了这两句,不禁帮腔:“母亲说的没错,这不是内院的事宜。如果三婶母有这份孝心,自可以请了三叔给皇上上书,要求更改定远侯府的划地。”
于氏气闷:“何必要惊动皇上惊动顺天府,我们自己起围墙划分明白又有何不可?圣旨也没规定必须分家,留我婆婆在惠安堂住着又怎么样——”
管沅坐在母亲杨氏下手,一边弄茶一边开口:“说来说去,三婶母是不想二太夫人分出去吧?怎么,二太夫人一旦分出去,你和三叔作为直系后辈,就要孝敬母亲。这该是你们表孝心的好机会呀,怎么放着不要呢?”
被管沅这么一点拨,杨氏和管洌都明白了。杨氏温婉一笑:“原来三弟妹是忧心负担不了二婶母的开支呀!这个三弟妹可以放心,分家以后,你们也会得到一部分田庄铺面,每年的出息,足够你们的开支,前提是你们不肆意挥霍。”
管洌补充:“是呀,三叔还有俸禄,生计不是问题。比起熟悉的惠安堂,子女的孝心才是二太夫人最需要的。况且二太夫人都没来说此事,你们是不是误解了她的意思?”
“二太夫人没有表示,就说明她更需要三婶母和三叔的孝敬。三婶母还是回去好好谋划搬出去以后的事宜吧。”管沅下着逐客令,不想再看于氏在东跨院闹腾。
于氏不甘心:“我婆婆没来说,只是拉不下这个脸。我们小辈不用在乎什么颜面问题,长辈的安乐舒心才最重要。因此我们就是为孝心,才到这里来说出我婆婆的心里话!我公公去得早,惠安堂就是留给我婆婆最后的回忆,因此我婆婆很希望留在那里。”
杨氏为难地看了自家女儿一眼。
每次于氏把故去的二老太爷搬出来,杨氏就一点辙没有。
这理由太充分,又合乎情理,她没有反驳的余地。
管沅看到母亲的眼色,也明白了于氏这一招“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很是难缠,当即只好想另外一条出路:“三婶母,既然二太夫人很怀念惠安堂,而你们也说了,不是因为负担不了二太夫人的开支,我这里倒有个好主意。”
于氏脸色有些不好看,搞不清楚一向诡计多端的管沅又有了什么狡诈阴谋:“什么主意?”
“自然是好主意,”管沅勾起的唇角散发寒意,“既然二太夫人很怀念惠安堂的一切,你们又想尽了这份孝心——娘亲,麻烦您和哥哥算一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