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罢,萧嗣业转身而去,回到突厥军中。
李世民远望良久,调转马头,对众人说道:“钱帛岁币,金银绸绢,如约进贡。”
大唐与突厥在渭水立约蒙羞,萧珣、萧瑀等臣子颜面尽失,深感耻辱。李世民安慰道:“渭水之耻,刻骨铭心,正如萧嗣业所说,背弃盟约之时,必有相见之日。”李世民一磕马镫,转会长安,众人纷纷跟随而去。
大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唐太宗李世民与突厥部颉利可汗,在渭水桥头歃血为盟,作为缓兵之计,大唐王朝向突厥部进贡钱帛,才得以议和停战,此番渭水之盟,又称渭水之耻。这才是:
玄武门前夺皇权,突厥乘乱寇塞边。
滚滚狼烟连天起,茫茫尘埃刀锋悬。
渭水河畔空声势,白马誓盟求保全。
进贡议和蒙羞耻,复仇之日待来年。
突厥各部盟退兵散去,萧嗣业、慕容遐如愿而归。回到定襄行宫,向太皇太后萧珺和隋王杨政道,如实汇报。
得知立盟议和,萧珺大喜,对此事赞不绝口,唯有慕容遐心怀顾虑,等众人离去,只剩慕容遐不走。萧珺问道:“慕容将军,还有什么事不妥,尽管说来。”
慕容遐道:“回禀太皇太后,方才守着康苏密等人,臣不好直言。”
“他们走了,你说就是。”萧珺道。
“微臣与太后都是汉人,有些道理突厥人理会不了。汉人自古就有忍辱负重、卧薪尝胆、韬光养晦的策略,李世民此次进贡求和,恐怕也是缓兵之计,我料日后必然违约弃盟,反攻突厥。”慕容遐道。
“嗯。”萧珺道:“你这话真说到哀家心坎里了,接着说。”
慕容遐作揖说道:“倘若唐兵赢不了突厥,后十年也不过如此。若是大唐击败突厥,太皇太后如何打算?”
萧珺站起身来,便往屋外散步,慕容遐跟随其后,随走随道:“哀家祖籍在兰陵,娘家在江陵,出嫁到长安,草原终究不是咱汉人的家。”
君臣二人,顺着长廊闲散,慕容遐道:“微臣斗胆揣摩。太皇太后莫不是打算将来归唐吧?”
萧珺斜着眼瞅着慕容遐,嘿声笑道:“这话就你我可说,万不能守着康苏密他们提起。”
“微臣明白。”
萧珺终日在行宫养老,看着孙儿杨政道勤于文治,侄孙儿萧嗣业武艺高超,两个晚辈一文一武,朝夕相伴,可谓是喜得天伦之乐,人生美事也不过如此。这才是:
身在漠北心在唐,长城以南本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