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姬兄一味忠于太子,早晚要栽到云昭训的手里。堂堂太子妃不是说死就死了么,何况你一个侍从?”
段达、张衡一唱一和,连唬带吓,说的姬威心生叛逆,抱拳说道:“若得二位仁兄引荐,姬某肝脑涂地,万死不辞。”满口答应愿做晋王杨广的内应,三人随后做了约定。这才是:
人到难时事欲反,事到临头求自安。
王府谋划万般计,东宫还有几时欢?
到了四月么,已是春暖花开时节,岐山人流不息,官轿车马络绎不绝,这日正是仁寿宫大庆的日子,皇亲宗室、满朝文武、各地官员、名流高士、佛道两家,纷纷奉旨赶往岐山仁寿宫。
隋文帝杨坚与独孤皇后,统帅皇亲宗室,文武百官,一起西行,鸣锣开道,净水泼街,临驾歧山仁寿宫。右仆射杨素、大理少卿杨约,封德彝、宇文述、麻叔谋、崔善为等督建行宫的官员,一起跪拜,夹道相迎。
隋文帝杨坚与独孤皇后再游仁寿宫,看新宫城气势恢宏,富丽堂皇,心情大悦,遂在仁寿宫大宴群臣。酒席之上,百官向天子称贺,文武百官虽说赞美之词不绝于耳,但都是嘴上说说而已,唯有晋王杨广呈现一部书籍。
杨广奏道:“如今江南安定,百姓安居乐业。十万隋兵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孩儿偃武修文,与江南高士潘徽、大鸿儒诸葛颖主持编修《江都集礼》,此乃教化江南百姓的大礼全书,特呈现父皇,献礼仁寿宫大典。”
杨广把此书呈上,隋文帝与独孤皇后大喜,不少官员对晋王杨广是交口称赞。隋文帝道:“皇儿治理江南经年累月,偃武修文,政绩斐然,又好学上进著成此书,集大成于一身,朕心甚慰。”
隋文帝当着众人夸奖了晋王杨广,在庭宴之上,太子杨勇与驸马柳述正好二人挨肩并坐,柳述言道:“太子看到没有,晋王献上几卷书,便在父皇面前大出风头,日后恐怕会惹更多麻烦。”
杨勇道:“驸马尽可放心,本宫已命人寻找占卜高手,必有防身之策,即便晋王在此卖弄功绩,也让他白忙一通。”
柳述道:“占卜不可全信,难免有所不准。”
“哼,即便不准,杨广数日之后,便要回扬州,千里之外,能耐我何?”太子杨勇信誓旦旦,未把杨广放在眼里。
仁寿宫建成,文武百官,连庆三日,这便是:
两年建成仁寿宫,耗尽民力成恢宏。
堪比阿房秦气望,赛过未央汉风浓。
双耳尽闻贵胄赞,两目不见民心同。
豪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