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萧珺两眼含笑,又说一遍,杨广一一照写。这才是:
王府规矩本平常,萧妃机敏赛舌簧。
得宠总有嫉妒在,栽赃反使威名扬。
独孤皇后回到宁安殿,对今日察看晋王府是大为赞赏,挂念嘴边,说与几个陪侍的宫娥听。几人聊的正起劲,偏巧太子妃元氏来到,见独孤皇后聊的尽兴,便问道:“母后说的什么喜庆事,不如也说给孩儿听听。”
不听便罢,一听独孤皇后话里话外总是包赞萧珺,使得元妃脸上有些挂不住,心中不免又生嫉妒,便匆匆拜安独孤皇后,返回了东宫。
回到东宫,太子杨勇正在一人抚琴,元妃言道:“太子殿下还有心思在此,抚琴做乐?”
“爱妃何事,如此焦躁?”
“自从萧珺回京,可算在父皇、母后面前争宠夺爱,搅合的宫中不宁。”
杨勇乐道:“爱妃若是不喜欢萧珺,本宫定计帮你赶走。”元妃闻听此言,心中打了个激灵,赶忙挽住杨勇胳膊盘问。
杨勇抛出一语,要赶萧珺出京,惹得太子妃元氏十分好奇。杨勇道:“近些日子,父皇一直谋划御驾亲征,讨伐突厥。正在选定各路行军总管。”
“那又怎样?”元妃问。
“杨广夫妻既然受宠,不如就举荐他夫妻再赴前敌。”杨勇道。
元妃一听,愁容转喜,言道:“如此最好,太子打算如何向父皇提及?”
“本宫自有办法,恶言善提,坏话好说,定能滴水不漏。”杨勇如此一说,元妃大喜,夫妻二人,甜蜜如故。
到了次日,太子杨勇来到宣文殿,拜见了隋文帝。杨坚正在呈阅奏折,杨勇言道:“昨日父皇早朝,商议北伐突厥之事,儿臣以为需调遣精兵强将,筹备开战。”
杨坚平日听杨勇热议朝政不多,今日听他这么一说,到是龙颜大悦:“吾儿有何见解,不如细细说来。”
杨勇道:“两国交兵之日,正是英雄辈出之时,儿臣以为父皇当重用栋梁之才,报效国家。”
“何人为栋梁之才?”
“晋王可堪重任。”杨勇道。
杨坚一听,反倒脸色一沉,言道:“既然大战在即,你为何不去请战,让你弟弟奔赴前敌?”
“这……”杨勇赶忙言道:“此乃男儿建功立业之时,儿臣已为太子,当尽储君之责,应当把这良机让给二弟才是。”
杨坚已是听得很不耐烦,把手一挥,训斥道:“两国交兵,绝非儿戏,紧要关头都要君王亲历亲为,身先士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