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两百七十四章 理论(1 / 5)

多宇宙理论至此遇到了它的最大危机:说来说去,平行宇宙之间没有任何关系,也就无法验证,这还能是科学的东西吗?

至于人择原理,这已经不是科学,而是哲学,甚至是神学了!

从宇宙的诞生,到基本粒子的形成, 再到星系、恒星的形成,而我们地球又恰好处于宜居带上,而我们人类又恰好生活在如此舒适的生物圈内,这一切是否都太巧合了?

要知道,现代科学兴起的起点之一,就是哥白尼的日心说取代了之前托勒密的地心说。

从此,人类的家园在宇宙中再也不是一个特殊的位置,我们意识到了自己在宇宙中的“平庸”。

在这之后,人类逐步认识到太阳、银河甚至本星系团也不过是浩瀚宇宙中不能再平常的一员。

在这个基础上,人们总结出了“哥白尼原则”:人类在观测宇宙时并非处于一个特殊地位。这也叫做“平庸原则”!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观测证实,宇宙在大尺度上是极其平坦的。

原本妄自尊大的人类早已脱离了蒙昧的托勒密时代,认识了“平庸原则”,这是人类认知的伟大进步,在宇宙面前,我们更加谦卑,也更加理性。

现在,“人择原理”竟然告诉我们,不要提我们的地球、太阳系了,我们所处于的宇宙都可以说是为我们每一个人精心设计的,这是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宇宙!

这怎能让自认为理性的人信服呢?

我们在宇宙中如此平庸, 蜗居在如此偏远的角落上,“人择原理”却告诉我们宇宙的一切都是为我们精心准备的……

分裂也好,演化也好。

多宇宙毕竟上升到宇宙级别,孰是孰非难以验证,总不能把宇宙放到烧瓶里蒸煮一番看看它的性质,也不能把宇宙重启几次,测试一下实验的可验证性。

难道多宇宙只能作为一个思想实验,成为人们口中的谈资吗?

宇宙能像放到瓶子里做实验吗?

话说艾弗雷特的多宇宙有两个死忠粉,一个是麻省理工学院的泰格马克教授,另一个是惠勒的学生多伊奇。

泰格马克,此君几乎活跃在理论物理所有的最前沿,而且经常抛头露面,活跃于各种科普科幻媒体,深为科幻迷所喜爱。他最得意的就是多宇宙理论。

1998年,宇宙学家泰格马克在论文中提到了一个“真人版”的薛定谔的猫——量子自杀实验。

如果有一位勇士愿意为科学献身,而跳入箱子换回那只猫,将毒药换成手枪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