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一百六十三.酝酿的变革(3 / 7)

家意识,虽然旧儒家强调三纲五常和忠君,可是儒家的核心观点是通过家庭构建社会,乃至国家,而忠则是孝的延伸,所以在帝国,普通人的国家意识并不重,相对于国,人们更重视家。

孔融和陈琳意识到这种集体成人式或许很可能会被天子作为一种固定下来的形式推广,两人对视一眼后,都是心照不宣地笑了起来。他们都算得上是御用文人,自然要为此而大书一笔,更何况他们对这种集体仪式也很感兴趣,几千人一起行冠礼宣誓的场面让人沸腾。这可比他们成年行冠礼的时候热闹多了。

冠礼之后,刘宏在长安的皇宫里接见了不少山西的世家大族,自从光武皇帝中兴以后,山西士人和山东士人就结下了仇,尤其是当年羌人肆虐凉州,执掌政权地山东士人居然喊出了弃保凉州的话来。他登基以后扶植山西士人平衡了朝堂上的势力,这让山西的世家大族都是全面支持他,原本历史上,董卓乱政,其实从某种层面上来讲就是汉末东西矛盾之间地爆发,之后的讨董军不过是关东势力的联合而已。

帝国东西之间的矛盾基本上贯穿了三百多年的历史,高祖皇帝开国的时候,定都长安,山东地家族凭借着雄厚的经济财力和文化底蕴入仕,和山西士人形成了平衡。结果开创了孝武皇帝时代的霸业,不过到光武中兴以后,这种平衡就被打破了,而这种权力失衡所带来的后果就是山西地区对帝国产生了离心力,但是在刘宏的介入下,这种离心力已经被扭转。

在长安逗留的半个月里,对于那些透露出希望自己能够还都长安的世家大族。刘宏虽然没有明确表态,可是那种隐晦的态度却足以让他们欢欣鼓舞了,一向以来,关西出将,关东出相这句话在唐代关中河北地区彻底被破坏前,都是极为准确的,尤其是关西一带。作为当年战国七雄里的秦国旧地,其民风剽悍骁勇,一直都是帝国最好地兵源地区,西汉的羽林郎除了边境的良家子,就是以长安一带的关西,关中子弟为主,战斗力强劲,而山东则是六国旧地,一向以文化见长。不过纵观中国历史。文人一向都不太看得起武人,帝国的东西矛盾从很大一部分程度上可以说是山东的士族挑起的。

不过以帝国现在地政治势力而言。虽然山东士人已经不像过去那么强大,可是也是目前最强的一支地域性的政治势力,刘宏可以打压山东士人里的高门大姓,可是他没办法对付整个山东士人集团,还都长安是必然之举,不过刘宏不会那么快就去做,因为还都长安的条件并不成熟,他让杨彪他们这些幕僚团负责黄河治理工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