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大幅盈余,再加上从鲜卑,南匈奴,东羌得到的二十多万奴隶,才让内阁省有底气上马北方新一轮的道路建设。
帝国此时的豪强也隐隐有了区域性的联合敌对态势,比如中原财阀集团一家同时扛上了江东财阀集团,北方财阀集团,关西财阀集团,由于中原自古就是帝国的腹心精华之地,因此其余三大地区的豪强富户往往会联合起来对付这些视他们为土包子的中原豪强,当然在大运河个别河段的竞争里,刘宏名下的刘氏财阀才是最强大的一家,没有人能在价格上压得住刘宏的出价,因为他本就是故意送钱补贴帝国的财政,他虽然坚持帝制和个人独裁,但是对于过去家国一体式的财政制度却是深恶痛绝,因此不惜在将国库和内库分割后,半公开地宣布了刘氏财团的存在,同时更是公布了刘氏财团每年向帝国缴纳的税额,以示公私分明,向帝国的官僚暗示,就算他是天子,照样要缴税,所以你们也一样,也亏得他是在汉朝,即使这样干也不会招致太多非议,要知道历史上的汉灵帝可是公开在皇宫里做买卖,直接卖得就是官职,连三公也照卖不误。
当各地财力雄厚的豪强们接到刘氏财团在各地的人员给他们送来的请帖时,都是兴奋了起来,他们早就垂涎于刘氏财团所掌握的各种垄断技术,只不过刘氏财团的背后是天子,借他们十个胆子也不敢造次,才只能硬生生地忍耐着。
刘宏选择此时开放手里的技术,一来是此时帝国政局已经彻底稳定,帝国的军力足以保证边境的安全,二来就是困扰帝国的流民问题基本上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剩下的只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农业技术的飞跃式普及更是让帝国的粮食处在充裕状态。当然刘氏财团已经在各地建立了一个销售网也是主因之一。
随着帝**事力量的全面复苏以及增强,刘宏可以保证帝国内部的安稳和平,再加上政治清明,老百姓手里的余钱很快就会积攒起来,这时候就需要拉动消费,同时将那些造福于民的技术扩散出去,在刘宏的个人信条里,有一条是他当上财阀掌门人以后才确立的,那就是要赚钱就要赚富人的钱,所以他打算开放技术以后,靠着刘氏财团那隐藏的皇室御用属性做高端,只赚豪强富户的钱,至于普通大众,就让那些豪强们激烈地竞争去吧,帝国六千万人口的庞大市场,足够他们分食的。
汉元三七七年的年末,帝国从南到北的大豪强们都是准备行装,踏上了上雒的路途,谁都想要在这一次的技术份额购买里分上一杯羹,为此他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由于有合股制的模式在,一些豪强们打算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