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五十三章 巍巍华夏(2 / 5)

冠状,象征着大夏国是圣教旗职下的世俗政权,以九州一同,恢复山河为己任。为了避免在以后华族圣教的影响过大,有可能会威胁到王权,有心借助宗教力量的秦天也是未雨筹谋,也在这里对圣教的“血火旗”作了限制,规定只能在圣殿中悬挂,而一切世俗之地就只能挂“血火九星旗”。当然,美其名曰:圣旗是最为神圣的、是不能沾染世俗之气的,因此只有圣殿之中才配悬挂!大夏国的国徽自然是“血火九星旗”的缩版,而所有官员都必须佩带国徽于左胸前,也成为了大夏国官员的标制。至于军人,则是在最为显著的帽盔中央佩带上了神圣的国徽。

《大夏国国旗法》更是规定:每日清晨,在政府机构之前要进行公开的升旗仪式,官民人等必须衣着整洁,恭敬有加;每日日落之时,则进行降旗仪式,收起的国旗更要妥为保管。如有任何人对国旗不敬之行为,将被视作对大夏国及全体军民的侮辱,轻则会被处以笞刑,重则流放,甚至会被处死。通过这种严格的程序化的仪式,大夏国国民在以后,对国旗的尊敬、甚至是对国旗的敬畏之情,也无以复加。“国旗代表了大夏国,任何人对国旗的侮辱,就是对大夏国的侮辱,就是对所有大夏国民的侮辱……”慢慢植根在了每一个“血火九星旗”下的臣民心中。继而延伸开来,也成就了大家对大夏国作为一个国家的最强烈认同感。“国荣我荣,国损我损”不再仅仅是一句空话!而是成为了每一个大夏国人都愿意用血和火去悍卫的不变信念!

“泱泱华夏,始自圣父,千载传承,傲立天地;

炎黄世胄,高贵雄烈,矢勤矢勇,忠信春秋;

拓八方,江河浩荡山绵绵。

秀丽山川,承继圣父,誓死捍卫,矢志不渝;

圣族圣民,浩然正气,同心同德,血火九州;

靖四涯,巍巍华夏四方贺。”

这就是秦天亲自编写的《大夏国国歌》,后来更成为了华夏帝国的国歌!一代又一代的华夏族民就是听这着这首歌长大,在伟大而神圣的民族精神感召之下,甘心放弃安逸的生活,甘心充当民族的先锋。也就是伴着这首歌,他们义无返顾的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全部的生命和无限的热情,书写出了一篇又一篇华夏民族最绚丽的青册。

无法则无以立国,无礼则无以成法。礼仪之邦的华夏子民自然得守法遵礼。“跪拜礼”是华夏族最尊崇的礼节,但过于繁文缛节,尤其是在像战场等一些场合明显不合适,加上秦天对于宋人动不动就下跪也很是不满,于是,“跪拜礼”从此被限定了使用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