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调,张扬很快将新钓组的调钓调整到了跟刚才用的杆子一样的位置上。
换了更细的线组过后,张扬又拉了两颗小饵球,手腕一抖,精准的抛竿入水。
这次的两颗饵球,跟之前的都有所不同,平常拉饵是贴着皮儿拉饵,拉出来的饵球更大一些,而这一杆的拉饵,张扬拉的是芯儿。钩尖上只有比绿豆粒略大的一点饵料。
就看到浮漂入水很快翻身,随后慢慢悠悠的进入了漫长的大飞铅全水层搜索状态当中。
在这个过程里,张扬眼睛死死的盯着极细的漂尾目数,心中不停祈祷。
给口!给口!
也不知道是不是祈祷有了效果,在前面几次给悬停动作的水深附近,噗!
一个只有浮漂小黑格那么一丢丢动作幅度的小顿口!
这下可不能放过去了,张扬眼疾手快,手腕一挑,抬竿刺鱼!
从竿尖上传来了中鱼之后的手感,张扬非常稳的上抬手臂,控制着鱼顶出水面,随后继续加大上顶力度,一条不到一两重的小鲫鱼被飞了上来。
张扬左手敏锐的一把揽过子线,哪还敢用挡针卸鱼了,亲自细心地把鱼捏在手里,双手摘钩,生怕一个不留神,再让鱼给跑了!
经过一系列的微调试钓,第一条鱼入护了!
张扬一直悬着的心,总算落了地。
只要不吃蛋,鱼护里有这一尾鱼,张扬在同组里应该就能打败目前七成以上的人,到时候虽然破了六场一分的神话,但最起码入围决赛的可能是保留着的。
摘钩入护之后,张扬继续重复前面的过程,再次抛投尝试起来。
前面我也提到过一个观点,竞技钓鱼有时候就像做数学题,把已知条件跟未知条件都判断分析清楚了,一定程度上说,是具备可以复制的鱼情的。
就比如前面,到了水层位置,就会出现悬停接口,只不过线组大,饵料大,鱼接不住而已。
只要针对性的调整,各方面合适了,鱼再吃的时候就接住吃进去了,自然也就把鱼钓上来了。
于是,接下来的十多分钟,张扬就在同一个偏向一侧的钓位标点上,重复的进行着这个抛竿的动作。
努力也没有白费,又有两条鱼以同样的状态吃饵被钓起,张扬的鱼护当中,三条鱼在手,目前放眼整个同组竞争对手的话,已经排名非常靠前了。
不过张扬并不满足于目前的三条鱼,而是继续进行深层次的尝试。
这场比完了,后面还有下一场呢!
借着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