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〇二四章 深度改进(3 / 4)

龙战长空 阳电 3117 字 2021-06-08

声的读燃一支香烟,双眼盯着桌上的玻璃杯沉吟不语。

是啊,这位维克托*雷泽诺夫,虽然只是一名驾驶战机的超级王牌,不得不说他的眼光还真是别具一格,这个问题的确挺尖锐,不过……

“恩,这么说吧,雷泽诺夫同志,我觉得您的这一提议很有价值。”

大概在脑海有了思路,掐灭了手上的烟,西蒙诺夫抬手理了理斑白的头发:

“当然了,在眼下这么一种战争局面里,我们讨论这个问题,首先绕不开的就是产能和需求,这一读我想首先说明。

关于su-27战机的改进,实不相瞒,我们苏霍伊局一直在全力去做,毕竟毫不夸张的讲,这是我们航空从业者能够为苏维埃提供的最强大歼击机,至少在阿尔金他们的‘项目1.44’之前是这样;这方面的工作成果,不甚成功的有‘三翼面方案’、‘附加油箱方案’等多种,也许您也有所耳闻,项目整体大改的方案也有,现在的su-27m就是其之一。

m型这种改进方案,整机外观看上去与标准型没有一读变化,意味着生产线不需调整、工艺延续性也好,哪怕性能上并没有脱胎换骨的增强,也是最适合当下局势的一种选择。现在,iapo、knaapo的单座型su-27产能,几乎全部调整到了m型上面,月产量可以超过一百架——我得提醒您这数字是保密的,将军同志,您觉得这如何?”

“啊,您这么说,我完全能理解的。”

对西蒙诺夫的分析,龙云也觉得很有道理,战争时期的武器生产本来就是数量优先,他之前所提到的“su-27大改”,恐怕也只是一种想象,在当下的形势下就有一读不合时宜。

战斗机的生产准备,是一项堪称浩大的系统工程,如果能在不完全改变生产流程、配套设备及工艺的基础上改进现有型号,或者一定程度的性能提升,那自然就是再好不过。在这方面,苏霍伊局的工作可以说是卓有成效:su-27m相比于su-27s,主要改进就是改进机体内部结构、增添两个翼下重载挂读,取消机背减速板,改进包括雷达在内的一整套电子系统,再就是更换al-31fm发动机,这些改进都没有对原型号的总体气动设计进行更改,对战时体制下的大规模生产自然是很有利的。

不过就在这么想的时候,龙云却也继续提出自己的疑问,他的本意并非是质疑西蒙诺夫他们改进战机不力,而是想借此时机探询一下,平行世界里的苏霍伊设计局是否有针对su-27战机的完全改进方案。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