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这一块,可中国人同样不会嫌弃这种“边角料”。
为什么会出口到中国呢?也许是个笑话,可能本地非洲人和欧洲人的舌头没进化完全吧,根本吃不了那些刺多的海鱼。只能说他们没有品尝那些极品海味的命。
这时期的国内,由于捕捞业和养殖业没有发展起来,生猛海鲜的价格甚至比现在的价格还要高。一点儿都不夸张,想象一下后来的货币贬值,同比价格应该超过现在的十倍多了吧?因此国内能够轻轻松松的消化,把这些这里没人要,倒入海内的“垃圾”都变成了宝。而且量又不大,比如说,去年中海油发年货,一下子就把库存消化殆尽了。
就是有个现象比较有趣,捕捞公司雇佣了大量的前苏联渔民。并非国内找不到渔民,而是没有那些远洋捕捞船队呀?恰好有着诺娜的关系,于是一大批前苏联的“废铜烂铁”,连船带人一起,迅速的开展起了业务。
前苏联的远洋渔业可是强的一笔,向来是堵在别的国家家门口拼命捕捞。想出动海警船驱赶?哈哈,是在开玩笑吗?他们的一些渔船可是有鱼雷发射装置的,难道你想一发入魂直奔天堂吗?
……
反正黑兰市发展的挺不错。当然,布桑乔、卡努他们私心也很重,他们的私囊同样是日涨夜涨。不过放在亚非拉那些腐败落后国家,可以夸得上一句很有能力了,也不能苛求太多。
就是这样的私心,同样造成的繁荣的畸形。比如说,水电医院等民心工程有,体育场等面子工程也有,都是些短期能见到效果的。
但教育上的投入就相当不足。仅仅有着几家精英学校,当然,精英贵族学校也很能赚钱。但普及教育就很糟糕了。就是因为见效实在太慢。
毫无疑问,这是个普遍性的问题。那些落后国家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教育投入的问题。而教育最重要的就是普及教育和家庭教育。前者需要至少一代人见效,长期持之以恒的投入,厚积薄发几十年,才能见到效果。后者需要全社会形成家庭稳定的舆论氛围,也就是大量的宣传费用和一大批有良知的媒体人反复宣传,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
而在这一点上,黑蜀黍们就做的很差劲了。他们真的很笨很懒吗?为什么当年大殖民时期,用的都是黑奴啊?并不是那些殖民者良心发现,没试过其他种族,各类土著全都用过,甚至抓捕过印第安人,连中国人都卖过“猪仔”。就是因为最后发觉,黑人的性价比最高,最后才“适者生存”了。
就算到了现代,黑人精英同样是层出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