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下后,凌枫就流露出了关心:“小建,不是姐要说你,这事你可是犯了倔。知道你不服气,可你也不能漠视啊?如果你都不说话,别人就是想帮都没办法。”
“那咋办?”荆建露出一个无奈的表情,“嘴皮子、笔杆子都斗不过,我又不愿意附和他们的错误观点。而且我说话就有人听吗?就当缩头乌龟呗!反正有姐您的石榴裙罩着我!”
“呸!”凌枫笑啐,“你倒是有心思吃我的软饭?老娘打死你这个混小子。”
“嘿嘿,这话难听了啊?男女平等嘛!”
“这样吧!等会儿会来两个记者,你就挑好听的说点。有些官面文章还是需要的。”
“成!把他们叫来吧!”
其实荆建对舆论洗白的态度是无可无不可。他真没把这些当回事。影评无非影响到一些影迷,受众又不怎么广,又何必去理会呢?当然,能有机会说几句,荆建也不会反对。
凌枫明显有备而来,那俩位《大众电影》的记者很快到来。这时期各类报刊杂志的流传度都是相当广,而《大众电影》曾经以单期947万册印量,保持了电影杂志一期销售量最高的世界纪录。由此可见,凌枫和背后的主管部门确实是用了心。
来的记者是一男一女,为荆建拍了几张照以后,他们就开始了提问。一开始的问题相当常规,无非是祝贺获奖和商业吹捧几句。不过很快就提问到了现在的这场舆论风暴。
“荆导,您对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有何看法?”
“都很重要,缺一不可。”
“哦?您的意思……?似乎把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放在同等位置看待?”
荆建看了一眼提问的那位男记者:“我指正这里的一个误区。全世界都存在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之争,包括欧美国家,甚至在好莱坞。但是商业电影有许多烂片,艺术电影同样也有许多烂片。我们能看到的基本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可能连十分之一都不到。确实,获奖影片以艺术电影居多,而且里面的角色容易出彩。因为都是些性格残缺或者心理残缺的人物,对演技的要求比较高。容易吸引住评委的目光。但商业电影同样不容易,要尽可能多的吸引观众进入电影院。难度上都是差不多,又何必分个高下呢?”
“是吗?”一旁的女记者有了兴趣,“那您认为,我国电影未来的道路,应该是何种类型的电影?”
“当然是商业电影。”荆建毫不犹豫的回答。让凌枫和两位记者都是一愣。而凌枫急着使眼色,想让荆建不要胡乱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