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569章歪楼(2 / 3)

1984之狂潮 再次等候 2013 字 2021-09-27

可的学生,其他人肯定会给面子。所以在刚一开始,这场答辩就变成了认认真真走形式。

“丘老,是我。”荆建笑了笑。

“你在科研转化方面挺厉害呀?”化工部顾问研究员齐工笑着夸奖了一句。

而一旁的朱国良笑着插话:“小建留过学,这方面的眼界开阔些。”

“这我知道。小伙子,有没有兴趣来中科院?”丘老抢人都那么的“光明磊落”。

一旁“陪坐”的刘院长虽然是行政干部,但在这时候反应极快:“我们京大也想要呢。”无论如何,中科院想要的,插一脚总不会错。

笑声中,荆建举手投降:“各位老师,我是在职的,现在在京影工作呢。”

“开个调令算啥?”丘老根本不在意这点,“计算机所的那个合资的汉龙,那个外商好像是美国的冰山网络,听说背后的合伙人就有你一个吧?你想转行,可以去计算机所,其实我最想你来我这里,老夫是求贤若渴啊!哈哈哈!”

一听还有这样的内幕,所有人都是兴趣大增,包括知道一些的朱国良。齐工问道:“小荆,你还研究过计算机?”

荆建连忙谦虚道:“没呢,业余水平。留学那时候很类似于成果转化,恰好有人愿意投资。至于汉龙那件事,我认为计算机如果在中国普及,优先的一定是汉化,因此就让冰山网络出了点经费。也不多,就几十万美元吧?”

“那你以后会转专业?”齐工更加好奇。

荆建笑着摇摇头:“每个人都各有所长,不瞒几位老师,我认为自己比较擅长的是人脉比较广,善于拉科研经费,因此以后准备在这方面努力。”

“哦?那你有什么计划吗?”一听这话,这些人更有兴趣。因为在前几年,也就是那个著名的“863工程”开始以后,国内科研的格局被完全打破,能拿到国家科研经费的研究所和大学日子越来越好过,而拿不到的就变成了惨淡经营,甚至以后会逐渐被淘汰。而对科研人员来说,科研经费当然是越多越好。

荆建微微一笑:“我是这样打算的,先是牵线搭桥,一些企业需要的研发,可以发包给院校科研机构,企业的需求毕竟不高,那些闲置的科研人员就能起到作用。还有就是成果转化,国计民生等国家重点项目先不说,其他的那些与企业合作,共同发展。各位老师,我想试验这样的一个模式,不一定成功,希望能探索出一条新路。”

“真这样?那是大好事啊!”丘老连忙问道,“小荆,那你准备什么时候开始?”

“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