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前一天,成爸和成妈买了月饼和水果去了王老爷子家,结果晚间回来时竟又被王老爷子强行送了几只大闸蟹,让成爸成妈二人哭笑不得。
回到家里,成妈犹在感叹,“孩子太出息了也不好,长大了不在老人身边又有什么用呢,二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家独自一人生活,其中的孤独寂寞与失落可想而知,王家老两口对自己女儿好,自己和丈夫以后,还是多抽时间陪陪老二口才行!”
外婆的五十三寿辰,是件大事,几天前成妈就和自己两个姐姐商量着给自家娘亲购置新衣、寿面、寿桃之类的事情。
在苦竹,不止在儿孙后代方面有“重男轻女”的陋习,就是过寿的习俗,也充分体现了“重男轻女”这一重要思想,就像这次:成睿外婆过寿,三舅、五舅就负责操办几桌酒席,还能收一堆礼钱稳赚不赔;
可是成妈和大姨周蓉、二姨周琴就得出钱买一堆东西,寿桃啦,新衣服啦,如果有钱的人家,还会打个金戒指什么的,还得买客人出礼带回去的寿碗啦,零零总总真是花了不少钱。
成睿他们这个地方还算好的,有的地方还有买红盆、红桶做回礼的风俗,这祝一回寿,女儿们的荷包通常都会大出血,小上好几圈。
成睿一度对这习俗很是诟病,难怪都说女儿不值钱,出嫁的时候,父母、兄弟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对女儿不闻不问,但是到了要人的时候。却要求这泼出去的水大包小包的往娘家扒拉。
周蓉远在吴溪,又上着课,也没有多余的事件准备这些零碎的物件,索性把事情委托给了周萍和周琴,把东西置办齐了,然后钱均摊到三个人身上。
周萍和周琴也没多说什么,把大姐的那一份一起准备了。最后算下来,一人接近一百五。让成睿有些咋舌。
要知道,这个时候,乡里乡亲的红白喜事,赶礼的二十居多。就是有五十、一百的,那都是少的不能再少,就是十多二十年以后,来成家给成奶奶祝寿的娘家亲戚也才给二百呢,给老母亲祝寿,能像成妈她们这样大手笔的还真不多;
成爸这时可不敢出声,他是心虚,毕竟他每个月都给自家老妈二百的零花,丈母娘那虽然逢年过节也会表示一下。但是和自己老妈相比,就要少上不少了。
前几年成睿的奶奶过寿,她就成闻芝一个女儿。什么都要成闻芝出钱,这二年,她索性推脱有事,干脆不回来了。
难怪农村人喜欢儿孙满堂呢,儿子能撑门立户传宗接代,集体的时候。有儿子腰杆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