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377章 上门(1 / 3)

不得不说,想得还挺美。

原本觉着就是为了多要几个骊山学宫的入学名额,不曾想那郑仁基前来,于此事只字不提,就一门心思让给女儿许婚。

许婚就许婚吧,还指名道姓,说什么小女心有所属,非枟阳公不嫁。

又说什么只要能入枟阳公府,便是做妾也无妨,恳请陛下恩准。

这就有趣了。

堂堂五姓女,连皇族都看不上,不远千里而来,却只为给人做妾。

这是真嫁不出去了么?

还是说,没人要,等不及了,哪怕做妾也要把自己给嫁出去?

显然没这么简单。

这事,摆明就是打着嫁女与人做妾的幌子,欲要争取最好的资源,为郑氏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因为陈远那厮才是最顶级的资源,若是能到他身边,哪怕只是做个妾室,好处也不可估量。

反过来,要没有那人,新官学无从谈起,骊山学宫也只不过是把国子监换了个地方。

而真要到那一步,区区几个学宫名额难不成还有问题?

即便届时不入学宫,入村学也行啊!

堂堂郑氏,门庭显赫,女儿即便做妾,那也是不一样的,安排几个家中子弟入村学,即家学,必然不成问题。

以陈远的为人,也别说区区几个,就是几十几百,他估计都照收不误。

反正不用他天天守着。

反正是为这片土地培养人才。

所以到底要不要恩准呢?

那肯定是要的。

一来可以解开这个结,把过去的尴尬化作一桩美谈,二来可以更好的拉拢郑氏,获取郑氏的支持。

然后站在皇帝的角度,不论幸福书院还是骊山学宫,多收人都是好的。

多一些非关陇的子弟,更好。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可以更好的把陈远那厮留下来。

毕竟这里不是他真正意义上的家。

之所以一直默许永嘉跟他不清不楚,很大程度上还是最初的想法,那就是让他有牵挂。

也因此,这样其实是一举四得,怎么他都不亏。

关键这事还可以操作。

过去那点事,满朝皆知,而今郑仁基带着女儿来求赐婚,也实属应当。

他有充分的理由来促成这件事,关陇各家就是再不爽,也不能反对。

反过来,如果这次提出的不是郑家,而是别家,那么即便他再愿意,也是不能答应的。

毕竟他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