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259章 明珠蒙尘(2 / 3)

是以,别说作为器皿实用性被陶瓷吊打,作为纯粹的观赏玩物,也是不合格的。

也因此,历朝历代,王宫贵胄,收藏赏玩的琉璃珍品,皆为异域番邦进贡。

因为相比娇贵的本土琉璃,这进贡而来的琉璃,皮实耐操多了。

虽然色相有所不及,但是,不惧冷热,与金银陶瓷器皿无异。

当然,这些都不是重点。

重点是,因为贡品琉璃皮实耐操,不惧冷热,跟本土烧制的琉璃性状完全不同,所以一直来都普遍认为,这贡品琉璃乃是天然之物,极为难得。

可现在看来,好像不是啊!

按照这厮的说法,琉璃玻璃本一物,既然玻璃可以钢化变硬,那琉璃,岂不是也可以?

换句话说,那些本以为是天成之物,堪称稀世珍宝的异域琉璃,岂不很有可能跟本土琉璃一样,就是一堆石头烧出来的?

一念及此,脸色顿时便有些难看。

一种上当受骗的不忿,亦油然而生。

长乐这会也感觉上当了,不过没怎么生气,只问道:“那是不是意味着琉璃也可以钢化?”

“理论上是,因为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硅酸盐,只不过琉璃因为含有一些金属杂质,所以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其实还是有区别的。

现代社会,琉璃被认为是有色玻璃,但有色的玻璃,却不一定是琉璃。

相比琉璃,人们更愿意直接称之为有色玻璃。

李二和长乐也不明白所谓的硅酸盐所谓的金属杂质到底是什么。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琉璃的确跟玻璃一样,存在着钢化的可能。

换而言之,那些以为是纯天然的贡品琉璃,极有可能就是一堆石头烧出来的,只是进行了钢化。

哪怕钢化过后也远达不到拳打脚踢不碎的程度。

当然,这其实是个误区。

本土琉璃跟贡品琉璃的区别,根本不是钢化不钢化,而是原材料。

简而言之,本土琉璃,所取原材料中以铅钡为主,而外来的,是钠钙。

也就是铅钡玻璃,钠钙玻璃。

本土琉璃之所以好看,却不耐高温,惧冷热,归根结底是因为铅钡降低了原料熔点,以至烧结温度比较低。

这是先天不足,跟钢不钢化没有半毛钱关系。

有趣的是,由此而导出的结论却是对的。

那些贡品琉璃,的确不是什么天然物品,的确就跟本土琉璃一样,就是一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