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30章 敕封(1 / 3)

事实证明,猜想是对的。

软体动物,尤其蚌壳,对水质的要求很高。

而只要水质符合要求,以蚌壳惊人的繁殖能力,数量绝对会多得让人惊讶。

陈远带人下水的地方,距离住处并不远。

此处是一片凹进来的水域,涨了不少野生的雕胡,即,菰。

这意味着,不出意外,晚些时候,可以收获一些纯天然的菰米。

能长菰,自然而然,水不深。

再加上干净而富有流动性的水体,水下那些东西,往往肉眼都能看见。

这样的情况下,下水,一个地方,脚都不用动,四周摸一圈,便是大把的螺丝蚌壳上岸。

此外,便是一团一团的黑色淤积河泥。

这些河泥,往往带着惊喜,有时候是鱼,有时候是泥鳅,草虾,螃蟹,鳝鱼。

八九十年代还一度泛滥,乡下满地爬的甲鱼,这会也不是什么稀罕物,碰巧团一只丢上岸,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这样就难免让人心生疑惑,为什么古代人,不吃鱼,不吃螃蟹,不吃甲鱼?

明明都那么饿了啊!

大饥荒,连草根树皮都吃,人们易子而食,为什么不对水里的东西下手呢?

明明史书记载,周朝就吃甲鱼了,也吃螃蟹了!

而事实是,当然吃了。

饿极了,连老虎都想扑上去咬几口,更何况这些很早就发现可以吃,又近在咫尺的东西?

可问题在于,需要吃的时候,弄不到手啊!

大饥荒,要么大水,要么大旱,不是一片汪洋,就是赤地千里,搞这些,不是开玩笑?

就算真有,那么多难民,蝗虫一样,所过之处,连草根都刨了,还想有甲鱼,那是痴人说梦!

况且,古代不论钓鱼还是捕鱼,技术都跟现代没得比。

韩信要是能钓得上鱼,大概也不至于受胯下之辱。

而不闹饥荒的时候,因为缺乏足够的烹饪手段,自然就不屑吃。

就像早年泛滥的小龙虾,甲鱼,在乡里横行霸道,谁理?

也没见谁没事弄回家吃。

李二点齐几车宫里宫外收罗的海南黄花梨家具,并特意准备的曲辕犁一把,携吏部下属司封司官员而来,看到的便是一群人在河里挖泥。

不由奇道:“贤弟何故入水挖此黑泥?”

陈远摸出一个大蚌壳,足有五六斤,放到旁边飘着的木盆里,笑道:“秦兄来啦,我这堆肥呢!”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