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2章 往事如烟(1 / 3)

一行十余人在朝城西门方向奔去,路上遇到几小股叛军阻拦,但在李管家和众护卫拼死保护下,除了死伤数人,怀瑾和春莺两个女子倒是安然无恙。

天慢慢黑了,血色的残阳洒下的余晖,无精打采地铺满了西边的天际。

地上的横七竖尸首和斑斑血迹,让人感到无比的恐怖和惨然。

到底去哪里,成了这一行人的难题。

如果回家,必要原路返回,那誓必会遇上叛军,但如果去卫家却是不见新郎官和迎亲队伍。

桓怀瑾心情难过到了极点。

她不明白,明熙哥哥为什么突然就不见了,难道他看到叛军,看到有危险不是应该先来救她、保护她吗?

他竟然弃她而逃了?不,不会的!他一定是有别的重要的事情。

月晚上凉风慢慢吹醒了怀瑾,她和这几个家奴已无处可去了。

突然李管事大叫:“姑娘,快走,有人来!”

果然,远处隐约传来马蹄声和火光。怀瑾急忙和大伙上马,向城外狂奔。

对,出城!距上阳城五里处的皇家别院————长春宫,是皇家避暑之地,平时都有重兵把守,如果能进长春宫,则安全就有保障了。

桓怀瑾对李总管说:“哥哥的通行证还在吧?我们去长春宫避一避。”怀瑾想,这些人如果是叛军,他们的目标是官府,她们这些人不是他们的目标,想必追一会就放弃了。

而且如今皇帝和一众皇亲国戚也不在长春宫,他们肯定不会浪费兵力去攻打一个没价值的花园子;如果是流民恶徒,到了别院看到有重兵把守,也就知难而退了。

主意一定,一行人直奔长春宫而去。

只听得耳边的风声和背后追兵的大喊声。骑马这件事,怀瑾在十多岁时都已经学会了。

父亲虽说是个文人,但颇喜武术,平时家中也养有剑术师傅,意在健体防身。

哥哥自小就喜舞枪弄棒,对各种兵器的熟悉程度简直此比对他房中侍婢还熟。

稍大一些更是痴迷兵法,战术。父亲多次劝他从文,他也是痴心不改。

当世,重文轻武,整个社会对“清谈”、“玄学”十分痴迷。上流社会整日空谈,黄老之说风靡整个上阳城。

父亲对哥哥的爱好十分头疼,但也是无奈。幸好桓家是世家大族,父亲又是当世无双的大儒,对玄学老庄研究颇深,哥哥这一异类倒是在上阳城活的风生水起。

其实,哥哥也并非不爱习文,他在文学上也有很深的造诣,只是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